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2日
明代民居建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保护迁建完成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近期,前后持续三年的明代砖雕门楼保护性迁建工程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中国传统瓦作博物馆顺利完成。
  本次复建的是明代西安府咸宁县贡生毋负生(清《咸宁县志》有载)故居的门楼,原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中兆村内。2019年,因规划建设需要,中兆村整体拆迁,该建筑亦在拆迁之列。建筑原主人联系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想要整体捐赠,时值学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之中,为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建筑文化遗产,由学校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牵头,联合建筑学院、艺术学院等单位,将该建筑整体迁建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中国传统瓦作博物馆。
  在复建前,基地进行了详细踏勘选址,编制复建方案,并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复建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复建工程由校内外单位合作而成,山西万荣古建专家董养明担任技术指导,整个复建过程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完全采用传统砌筑工艺。复建完成后的古建筑保持了原有风貌,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增添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保护建设案例,成为该校草堂校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丰富了校园文化景观,提升了文化品位。
  整个过程中,基地采取专业学生与传统匠人相结合的方式,使在校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了古建筑复建的过程,对传统建筑技艺有了深刻的认知,是一次生动真实的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课程。同时,通过展示复建过程,为观众进行文化知识科普,起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