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 只大熊猫入园 胡峰 摄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胡贵军 胡峰)10月21日,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国宝大熊猫在秦岭南麓又添了一个舒坦的“新家”,也是陕西省规划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一公园、两基地”取得的重要进展。
2009年9月,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在佛坪县大坪峪落成。2020年,经省政府批准、省发改委立项,在佛坪县建设秦岭大熊猫救护繁育研究基地,作为陕西省秦岭大熊猫保护“一公园、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秦岭大熊猫人工繁殖、秦岭区域野外伤病大熊猫的救护、治疗和康复等功能。该基地位于长角坝镇沙窝村十里沟,距离佛坪县城13公里,海拔1350米,占地总面积937.5亩,建设年限为2021年-2025年,计划总投资1.99亿元,共分为大熊猫救护繁育、科研科普宣教、管理服务、野外放归培训4个功能区和1个熊猫饲料基地。拟建设大熊猫馆舍、室外活动场地20个,并配套熊猫育幼室、熊猫医院、大熊猫科研楼等设施。基地完全建成后,秦岭大熊猫人工繁育能力将达到每年2-4只,大熊猫人工饲养容量达到40-60只。
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一期工程于2021年4月开工,2022年7月全面竣工。累计完成投资5119万元,占地26.7亩,总建筑面积3865平方米。其中,熊猫圈舍、饲料储藏库1151平方米,科研楼及熊猫厨房1917平方米,熊猫医院399平方米,水泵消防房398平方米,建成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地、饲料基地、道路、桥梁、防护、科普教育等必需的基础设施;同时,购置大熊猫救护、饲养、研究所需各种仪器以及人员办公设备,基本满足大熊猫生活、生长和管理所需的各项条件。8月25日,首批名字叫正仔、雪雪、佳佳、乐乐的4只大熊猫顺利入园,目前状态良好。
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的建设运行,构建起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一公园、两基地”的新格局,标志着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研究迈入了新阶段,将搭建起秦岭大熊猫保护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也将成为佛坪县全域旅游和佛坪国宝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佛坪县将以该基地为引爆点,加快核心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佛坪大熊猫IP形象,引导片区的科研科普、旅游产品开发、产业体系培育、配套商业和服务设施的发展,为秦岭大熊猫保护事业和佛坪旅游产业塑造亮丽名片,努力把佛坪基地建成秦岭大熊猫救护基地、野化放归培训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
佛坪县是秦岭大熊猫的最早发现地,也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核心区域,大熊猫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大熊猫种群数量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十余只,增加到现在的130余只。因此,佛坪县被生物学专家称为“野生大熊猫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是大熊猫最理想的栖息地,被誉为“中国熊猫第一县”和“生物基因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