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2日
陕西两村入选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
  文化艺术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和培育文明乡风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文件,向社会公开推介38个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此前,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乡村振兴部门广泛动员、深入发掘、踊跃申报,所推荐的138个案例生动展示了各地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践成果。经过评审和公示,最终向社会公开推介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水峪村等38个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其中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羊泉镇安子头村、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聂村两村入选。
  其中,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羊泉镇安子头村,为了遏制不良风气,将婚丧嫁娶事宜和宴席标准形成制度章程,要求外出经商、工作人员在村办红白事也必须遵守。红白理事会主动服务,对办事流程、宴席标准、办事规模、礼金标准进行全程监督。把移风易俗工作列入党员承诺事项,对大操大办的党员干部进行村内广播通报。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聂村,出台党员干部“治陋习、树新风”相关规定,村民办理各类宴席必须向红白理事会申报,填写操办情况登记表。定期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好孝子等先进典型,通过“大讲堂+小课堂”,实现道德教育全覆盖。办好爱心书屋,坚持日日开放借阅,定期举办读书会,提高村民文化素养。
  此次公布的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在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细化实化婚丧嫁娶操办标准规范、建立道德约束激励机制、传承弘扬家风家训和传统美德、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等方面探索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经验做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借鉴性。各地要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推广应用,增强示范带动效果,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效遏制陈规陋习,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