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
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 在新征程上交出陕西优异答卷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文化艺术报讯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10月19日晚举行第四场集体采访,邀请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各自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接受采访。
  王晓介绍,陕西代表团一共44名代表。通过认真的学习讨论,大家深感,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熔铸的科学真理,必须坚定高举新时代领航的思想旗帜,必须全面认识新时代创就的历史伟业,必须赓续传承新时代积累的宝贵经验,必须奋力实现新时代奋斗的光明前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六个坚持”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理论特质,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全团代表完全赞同、衷心拥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在新的征程上交出陕西的优异答卷。
  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王晓表示,陕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通道平台环境一起建,坚持外企外资外贸一起抓,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我们采取的措施、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布局,全面提升“一带一路”五大中心能级,推动形成了“一核两翼四通道五中心多平台”的全方位联动开放新布局。二是拓展通道,建成亚洲最大的铁路物流集散中心,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初步实现了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陕西的战略交汇。三是建强平台,建好用好自贸区、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综合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四是发展产业,中俄、中欧等境内国际合作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省内龙头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五是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规则探索和制度创新,在全国率先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启动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六是人文交流,深入开展教育、文旅、医疗等多领域交流合作。
  王晓称:“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陕西贡献。”
  新能源汽车等已成“陕西智造”新名片
  据了解,陕西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了34个重大科技项目,新建了105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去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达到了17.1%和13%,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一,半导体产业规模全国第四,新能源汽车、高端液晶面板等已成为“陕西智造”的新名片。
  “陕西在强化创新驱动上下了很大气力。去年以来,陕西以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牵引,加快科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推动科创项目、科创企业发展。”王晓介绍,陕西在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潜能加速释放,科技型企业量质双升,科创生态持续优化等四个方面。
  王晓表示,去年,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增速上都超过了35%。今年以来,已经有2739家企业通过了高企评审,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13557家,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总和的12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162家,上市企业数量在西部地区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