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0日
第十九届群星奖获奖作品《歌从黄河岸边边来》:展现时代新画卷 讴歌百姓新生活
    《歌从黄河岸边边来》剧照

  “共产党给黄河岸边缠上金玉带,乡村振兴给玉带上面缀七彩……”神木市选送的音乐类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代表神木市、陕西省从众多参演作品中脱颖而出,近日摘得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第十九届群星奖。
  神木市音乐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以神木酒曲为创作元素,讲述了沿黄公路开通后群众的幸福生活和新的精神风貌,讴歌了脱贫攻坚历史伟业、乡村振兴的时代辉煌。作品曲调自由活泼、句式灵活多变,集中体现了草原文化和黄土文化融合而成的音乐艺术之美。歌者借助自由洒脱的表演、雄浑高亢的声音热情礼赞党的政策,抒发百姓情怀,展现黄河沿岸百姓“脱贫致富过小康,乡村振兴迎辉煌”的时代新画卷。
  酒曲在神木源远流长,神木酒曲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度挖掘酒曲文化内涵,以创新意识为酒曲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当地政府在这些方面做足了功课。神木市委、市政府对利用优秀酒曲文化宣传神木,加大神木酒曲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狠下功夫,力争将神木市打造成“全国酒曲之乡”。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神木酒曲。
  神木酒曲是草原游牧文化和黄土文化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其欢快的曲调、朴实的歌词,是神木人民对时代的经济生活、道德观念和习俗风情的全面记录,是群众集体智慧和艺术发展的结晶,它既有蒙汉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独特个性,又吸收了黄河号子和陕北信天游的音乐韵味,唱起来自然流畅、抒情豪放、达意悠扬、委婉动听,是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音乐。
  《歌从黄河岸边边来》作品的成功打造,离不开神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以最佳状态备战此次群星奖决赛,神木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过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歌从黄河岸边边来》编创工作,反复打磨剧本,在节目的表演、服装、舞美、灯光等方面精雕细刻,提升节目质量。主创团队也发挥追求卓越、力争上游、奋力拼搏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面貌,在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舞台上呈现了最精彩的演出。
  近年来,在陕西省文旅厅、榆林市文旅局、神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神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紧紧抓住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建设契机,深度挖掘本土特色文化,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激发文艺精品创作活力,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精品力作:2019年以来,由神木市文旅局组织牵头,神木市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晋剧团)创编的《母殇》荣获省第八届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文华编剧、文华优秀表演及文华表演四项大奖;现代剧《人间正道》入选“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同时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剧目奖、文华表演奖。神木市文化馆创编的《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荣获省第八届艺术节和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节“群星奖”。2020年,神木还承办了晋陕蒙酒曲大赛。目前,神木正排练大型原生态音乐剧《酒曲人生》,以音乐舞蹈史诗的形式,全面反映“忠勇、创新、包容、共享”的神木城市精神。
  此次《歌从黄河岸边边来》摘得第十九届群星奖,既是对神木文化建设发展阶段性成果的一次表彰,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指明路径与方向:深度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培育和创造更多导向性强、正能量足,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力作,以打造文艺精品的方式促进神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提升神木精品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艺术报通讯员 刘蓉
  全媒体记者 刘龙 张嘉懿 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