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10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了“知识产权这十年”专题新闻发布会暨国家知识产权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开启了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征程。
2012年至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5.3万件,年均增长13.8%,累计注册商标3556.3万件,年均增长25.5%。截至2022年9月,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8.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315.4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152.3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5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92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5.9万件。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2席,科技创新更加活跃。
对于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刚刚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的排名再次提升,位列第11位,胡文辉表示,《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共设7大类81项细分指标,我国在国内市场规模、本国人专利申请、劳动力产值增长等9项指标上排名全球第一;在国内产业多元化、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等指标上名列前茅,特别是世界领先的五大科技集群我国独占两席,这意味着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正向关系,创新加快成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内地(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3.2件提升至19.1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63.69分提升到了80.61分。下一步,将继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推动我国在更多领域实现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