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5岁的小文(化名)因眼睛突然无征兆地出现疼痛、流泪、睁不开。医生诊断发现,小文患的是“电光性眼炎”,这是一种常见于电焊工等人群的职业性眼病。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余曼问诊发现,小文是一名网络主播,工作时间较晚,且长时间近距离使用一种“网红补光灯”,正是这种强光污染导致了她的眼病。
在镜头前光鲜亮丽的女主播,却因长期使用“网红补光灯”,近距离接触强光损伤眼睛,而患了“电光性眼炎”,还真是出人意料。据称“电光性眼炎”通常是电焊工等人群的职业性眼病,很难将其与网络主播联系到一起。可见,虽然电焊工与网络主播是迥然不同的职业,工作环境亦有天壤之别,却可能罹患同一种的职业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同样的损害。
近年来,各种新兴产业不断崛起,亦催生了很多新兴职业,诸如程序员、电竞选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络主播等,吸纳了很多年轻人就业。这些新兴职业的工作强度较大,往往需要长时间劳作,久而久之,就容易罹患一些职业病。比如网络主播,需要长时间在镜头前“带货”,经常深夜加班直播,不仅有罹患“电光性眼炎”之虑,还可能患上咽炎、颈椎病、抑郁症、腰肌劳损、情绪焦虑等疾病。
由于各个行业的工作特点不同,从业者需要长期重复同样动作、坚持固定体位,导致过度透支身体,不可避免会对肢体器官造成损伤,比如患上颈椎病、腰肌劳损等。而且,有些职业所处工作环境恶劣,比如灰尘多、辐射大、污染严重等,则会给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罹患尘肺病、皮肤病等。可见,职业病是与劳动者工作相关的疾病,新兴职业从业者所罹患的新型职业病,也应该纳入职业病范畴。
现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是2013年调整修订的,主要包括10大类132种职业病,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等,并不包括肌肉骨骼损伤类疾病。这也意味着,媒体所报道的很多“新型职业病”,实际上并未纳入职业病目录,也就难以获得相关的权益保障。比如最典型的颈椎病,乃是大部分新兴职业的共同“职业病”,已经被社会大众认可,却一直未能纳入职业病范畴。
目前,新兴职业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很大,容易透支身体健康,给从业者埋下健康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职业的从业者年龄会逐渐增长,职业病问题就愈发凸显。有数据统计,电竞选手平均退役年龄只有24岁,有不少已患上了关节磨损、糖尿病、腱鞘炎等此类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的疾病,主因就是高强度的训练、高密度的竞赛,导致身体健康透支所致。
由此可见,社会各界需要关注新型职业病,应尽快探讨将其纳入职业病范畴,完善新型职业伤害保障体系,让从业者的健康权益获得保障,督促用人单位重视新型职业病防治,让年轻人不再有后顾之忧。
作者:江德斌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