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四川彭州龙漕沟发生山洪,洪水夹杂着泥沙、石头顺着6公里的河沟倾泻而下,最终夺走了7条鲜活的生命。
龙漕沟是一处未开发的景区,多发洪水。在当地接到强降雨通知后,村镇干部、巡逻队员及志愿者立即对游客进行劝离,但依然有人选择留下,最终导致了7人遇难的悲剧。
一个未开发的“野生景区”为何还能吸引如此多游客?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网红打卡地”和“野生景区”纷纷进入人们视野,大家见怪不怪,只不过这次龙漕沟事故发生后,其安全性猛然“惊醒”了人们。客观地说,“网红打卡地”“野生景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人们为什么要争着去光顾这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啸雨,是一个职业摄影师。疫情暴发之前,有着不错的收入。疫情后,旅游业遭受了致命打击,没了稳定收入,就和大部分旅行博主一样,他只能到自己老家附近的景点拍拍照片、打打卡。可是,成熟的景区早已被同行挖掘得差不多了,他只能另辟蹊径,找一些冷门、新奇,甚至还保留原始味的旷野小景点攒人气。为了人气和流量,他也顾不了什么,只要好看刺激,能促使人想去看的欲望即可。至于是否安全,是否有危险,能不能顺畅通达等等,他统统不管,只要能把人“忽悠”去就行。
阿林,主要从事导游旅行主播。刚开始,她靠导游证免费进入景区旅游,再通过景区内直播吸引线上粉丝游览景区,之后再由她带去当地民宿,赚取抽成。然而,干了两个月,阿林不仅没赚钱,还贴了不少钱。原因就是现在旅游网红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之中还有不少人原本就是有资源的旅行社,用“价格战”就能把小主播的生存空间挤压干净。为了生存,阿林只能做别人没办法切入的生意。比如,挖掘一些小众网红打卡地,吸引当地人周末旅游。因而,那些没有深度开发、比较险峻的旅游地就成了有消费能力的户外旅游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不断推陈出新,阿林不断寻找“野生景区”讨好游客。这些“野生景区”由于没被人过度挖掘,自然风景宜人。如果先去的游客安全返回,自然会将攻略、照片发到网上,二次吸引另一拨游客来探险。危险的“网红打卡地”就这样一拨拨被传开来,直到哪一天出事了,才会戛然而止。
老王,是一名户外博主,主要从事废墟探秘旅行,专门探访各个城市的“失落之境”——诸如废弃多年的工厂、医院、寺庙、剧院、幼儿园、游乐场……然后把自己的经历做成沉浸式视频。每次踩点完毕后,他就会拍一些视频发到户外群里招募驴友一起探索,领取一些流量补贴。更惹眼的是,老王还能接到不少的广告。而且做探险领队时还可以推销装备,赚取一些钱。在他看来,越惊悚的地方,看的人越多,收益也越高。
不可否认,“网红打卡地”及一些“野生景区”有一定的观赏性,但与之伴随的安全问题及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之所以是“网红”“野生”,是因为这些地方目前还没有开发,没有开发就没有安全保证。如何维护这些“网红打卡地”“野生景区”安全呢?
既然不少网红们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流量,还得从源头管起,对网红发布的信息要把好审核关,不能让其信口开河,不能只说好玩,闭口不提安全和危险。面对网红们的夸夸其谈,主流媒体在关键时刻也要发出“断喝”式危险惊醒。
对游客而言,得用“脑子”过滤一遍网红信息,去打卡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没人开发?只有真正问了自己,才能避免“看了热闹,抛了安全”的悲剧。当然,“网红打卡地”和“野生景区”的属地和部门在关键时刻也得出手,除了设置标识标牌,强行劝离也未尝不可,不能让“网红打卡地”红而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