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4日
榆林市定边县白湾子镇8万亩荞麦丰收在望
    白湾子镇张山村的荞麦花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白泓渊 拓峰跃)8月19日,在榆林市定边县白湾子镇张山村村民胡文平广袤的荞麦田里,粉色、白色的荞麦花竞相绽放,长势喜人,吸引过往游客驻足观赏。张山村作为今年白湾子镇荞麦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村,成片的荞麦田格外醒目,景观怡人。美景之下,给当地村民带来的是即将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定边县白湾子镇依托本地独特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荞麦种植。目前,全镇8万余亩荞麦丰收在望。“今年种了200余亩荞麦,长势不错,每亩能产三到四百斤,能打个七八万斤荞麦,预计收入能有二十几万元,比去年收入好得多。”在定边县白湾子镇张山村的荞麦田里,村民胡文平高兴地说道。
  “到秋季,我们这个荞麦全部是机械化收割,因为我们的荞麦品质很高,大家都很喜欢,全部都是人家上门收购,不用我们去卖。”张山村党支部书记张俊兵在提到他们村的荞麦时,充满了自信。
  白湾子镇位于定边县南部山区,土地面积2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万亩,今年全镇荞麦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白湾子镇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算好茬口账、季节账、效益账,科学补种改种,目前荞麦亩产预计可达到400斤左右,较往年有极大提升。
  白湾子镇镇长刘慧介绍道:“荞麦既是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又是重要的文旅资源。下一步我镇的发展方向就是围绕荞麦良种选育、荞麦加工、荞麦醋的制作及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镇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定边县素有“荞麦之乡”的美誉,是世界红花荞麦原产地之一,2011年,“定边荞麦”被确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湾子镇作为定边县荞麦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积极探索发展“荞麦种植+文旅观光+农产品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拓展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利用生态优势,规划开发了摄影旅游、采风旅游、写生旅游等文化旅游形态,同时不断延伸荞麦深加工产业链条,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