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将于9月14日至12月中旬举行,2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展演、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将在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的各大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旅游景点、会馆、街区及社区陆续展开,让戏剧流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老舍戏剧节创办于2017年,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创办以来,戏剧节始终以“呼唤戏剧文学精神”为己任,关注民众情感,讲好北京故事。五年间展演剧目上百部,精彩演出150余场,举办论坛及活动60余场,吸引十余万观众走进剧院,传播覆盖超500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今年老舍戏剧节被纳入北京市“大戏看北京”重点项目。作为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演艺板块的重要活动之一,本届戏剧节将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布局“全城有戏”,将剧目和活动安排在鼓楼西剧场、保利剧院、天桥艺术中心、吉祥大戏院、隆福文化中心、十月文学院等位于中轴线附近的剧场和空间,并挖掘和表述中轴线文脉内涵和价值,交汇出新时代的新鲜故事。
本届老舍戏剧节以“绽放”为主题词:历经六年积累沉淀,老舍戏剧节迎来“大戏看北京”的历史机遇,华丽绽放;20余台“大戏、好戏、首演戏”遍布大剧场、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国家及省市院团、民营戏剧机构齐聚京城,多彩绽放;通过作品委约、联合创投、共同运营,催生成果转化,深度绽放;开展戏剧普及活动,搭建民众参与平台,推动戏剧走进社区、园区、商圈,让戏剧艺术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全城绽放。
据介绍,今年戏剧节剧目展演分为文学佳作、梨园百花、国际视野、后浪新声和校园涟漪五个单元。开幕大戏是根据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冯骥才原著改编的话剧《俗世奇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同名话剧《红高粱家族》,毓钺与陈佩斯继《戏台》之后二度合作的话剧《惊梦》,由东野圭吾原著、赵淼导演的《虚像的道化师》,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北京人》,纪念曲剧命名70周年新创排的老舍原著改编的曲剧《我这一辈子》等剧目紧随其后。根据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原著改编的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将作为本届老舍戏剧节的闭幕大戏与观众见面。
本届老舍戏剧节共安排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将在各剧院、演艺新空间、会馆和社区全面展开;还将举办3场主题论坛,通过开放式座谈研讨方式,深入探讨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和舞台呈现的关系。
第六届老舍戏剧节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指导单位,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