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0日
〔南宋〕马麟《伏羲坐像》
〔南宋〕 马麟 《伏羲坐像》 绢本设色 249.8cm×11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伏羲散发披鹿皮,足下有乌龟、八卦,用的是禹授“河图”,河图即“八卦”,意即帝王圣者授天命的祥瑞象征。上方宋理宗书叙传。淳祐元年(1241)理宗赴太学,将《道统十三赞》赐给国子监,成为治国的理念。《十三赞》赞的是伏羲等十三位一脉相传的圣人帝君,伏羲是第一位。最有趣的是伏羲的造像,比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理宗画像,竟然可视为同一人,即隐寓宋理宗是道统的传人,他的即位入继正统,成为皇帝,正是天命所在。画法皆因大幅,笔法粗犷,画石尤是马家斧劈皴法,而人物之形之象,姿貌庞厚,帝王之龙颜隆准、端严有神,正是画家表现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