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7日
惊喜连连 三省考古同时“上新”
    晋阳古城遗址一处瓷窑遗迹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四全地一期陶鬲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连日来考古界不断传出喜讯,三星堆的“四翼小神兽”,燕山北麓的陶鬲以及晋阳古城的喇叭形窑柱等等诸多的文物随着考古发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三星堆发现第一件带翅膀神兽
  日前,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已接近尾声。近期,考古队员在8号坑中又新发现了一件“四翼小神兽”,这是三星堆发现的第一件带翅膀的神兽。
  据介绍,“四翼小神兽”发现于8号坑的一件铜尊器盖顶部,该器盖位于8号坑的中间区域,被暂命名为镂空立兽器盖。专家表示,四翼神兽或许是古蜀人对真实动物的抽象再造,也是多种动物的混合体;更重要的是,中原地区尚未发现带盖铜尊。这件极富想象力的镂空立兽器盖,直观地显示出古蜀人对青铜尊这一祭祀礼器特有的理解和使用方式,进一步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生动例证。此外,8号坑近期还发现一只羽翼镂空的青铜鸟,是目前三星堆发现的唯一一件羽翼镂空青铜鸟。
  燕山北麓发现系列青铜文化遗存
  有助青铜文化整合研究
  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8月15日消息,考古人员近年来在燕山北麓滦河中游地区新发现一系列青铜文化遗存。文物专家表示,这些发现有助于对燕山南北从滦河到西辽河广大范围内的青铜文化整合研究。
  燕山北麓滦河中游地区,是辽西古文化区南下通往华北平原的咽喉地带。2011年以来,考古人员在当地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新发现十余处青铜时代遗址,其中对四全地和魏家沟两处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另有3处遗址做了试掘,新发现一系列青铜文化遗存。
  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段宏振介绍,“四全地和魏家沟两个遗址的文化分期,构建了燕山北麓青铜文化至战国燕文化的年代序列。”段宏振表示,长期以来,燕山以北西辽河流域和燕山以南滦河下游地区,青铜文化考古工作开展较集中,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而燕山北麓滦河中上游地区比较薄弱,缺乏系统完整的资料。此次考古发掘填补了该地区考古的一些空白,将燕山以南与辽西地区丰富的青铜文化遗存有机连接起来,有助于对燕山南北从滦河到西辽河广大范围内的青铜文化整合研究。
  晋阳古城发现隋唐瓷窑遗址
  延长山西烧瓷历史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月15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隋唐时期瓷窑遗址,系山西地区年代最早的瓷窑。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因遗址埋藏厚、保存好,被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规划为重点保护大遗址。2010年10月,列入中国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12年至2020年,当地考古人员在晋阳古城西北区域先后发掘了一号、二号和三号建筑基址。其中二号建筑基址和三号建筑基址相距较近,时代相同。2021年3月,考古人员对上述两处建筑基址之间的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一处瓷窑遗址。经过一个季度的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共发现3座瓷窑址、9处灰坑和大量窑具及瓷片等遗物。
  瓷窑遗址目前发现3处瓷窑遗迹,分别为Y1、Y2和Y3。这3处瓷窑遗迹均为马蹄形馒头窑,均出土较多的倒伞形窑柱、喇叭形窑柱、条状支具、垫圈、垫条和瓷片等。此外,考古人员还在该瓷窑遗址发现近万片瓷器,包括青瓷、瓮、白瓷、瓷塑等。
  据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领队韩炳华介绍,此次发现的瓷窑遗址位于北朝至唐代宫城区的南部,与很多瓷窑选址不同,更具独特价值。综合分析,该瓷窑遗址时代大致是隋至唐代早期,使用时间不长,烧制器物种类少,但技术水平较高。该瓷窑遗址是山西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瓷窑,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