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3日
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圆满落幕
26天3440场比赛角逐出958枚金牌
    会旗交接后,省运会开始进入“渭南时间”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8月11日晚,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圆满落幕。在当日闭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勇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本届省运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赛事规模创造历史
  本届省运会成功举办了青少年组28个大项、733个小项,群众组6个大项、34个小项以及大学生组4个大项、14个小项共3440场次比赛,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共计12411人,技术官员2608人次,累计观赛人数超过10万人次。经过26天的激烈角逐,共产生赛会金牌958枚,西安代表团以444金213.5银217铜874.5块奖牌,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榆林代表团以272.5金202.5银183.5铜658.5块奖牌,位列金牌榜第二、奖牌榜第二;汉中代表团以81.5金69银90铜240.5块奖牌,位列金牌榜第三、奖牌榜第五;有153名运动员比赛成绩达到国家一级水平,一大批优秀运动员脱颖而出。
  竞赛组织科学顺畅
  此次赛事坚持“六个赛区一个标准”,高质量配置竞赛器材2.8万余件,科学制定各个竞赛项目场馆运行计划,对标全国十四运会精心布置赛场,为运动员发挥水平、超越自我创造了一流的比赛环境。省体育局高度重视,协调各方抓好赛风赛纪,各单项竞委会组织严密、运行有序,信息发布及时准确,精心编制了“五图两表”和《总秩序册》《赛事指南》《通用政策》等各类资料1万余册。赛会期间,1万多名体育健儿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了良好的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
  重大活动精彩圆满
  本届运动会做好“双先”代表接见观摩,接见活动隆重热烈,观摩过程井然有序。精心组织火炬传递,历时20天途经15个站点,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和3个管委会,由690名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担任火炬手。高标准谋划开闭幕式,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
  后勤保障扎实有力
  围绕“简约、安全、精彩”办赛目标,周密制定总体方案,细化疫情防控、接待、交通、安保、应急处置等预案。坚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分级分类细化防控措施,在严格执行封闭运行、闭环管理的同时,注重跟进做好周到细致的人性化服务,最大限度提升参赛观赛体验。44家定点接待酒店软硬件设施齐全,全国首个省运村高效运行,672人的“一对一”贵宾接待服务专班提供个性化的温馨服务。228辆专用保障车辆、453辆公交车、1121辆出租车、4条公交专线累计运送各类嘉宾和观众43万人次,在满足赛事运行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了市民正常出行。组建了专门的安保团队,调集各级安保人员6000余名,安保任务具体到项目、量化到个人,实现了安全办省运的目标。通讯、气象和志愿服务等保障工作扎实到位。
  省运效应影响深远
  榆林以举办省运会为契机,先后新建改建了30个体育场馆,启动实施45个城市更新项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极大提升,为打造陕甘宁蒙晋最具影响力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举办体育赛会有机结合,认真搞好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礼貌、热情好客蔚然成风。此外,抽调374名干部在筹委会驻会办公,近千名干部深度参与筹办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据悉,省十七运会闭幕式不仅进行了主题为“逐爱向未来”的闭幕式文体展演,而且组委会还为获得省十七运青少年组奖牌榜前六名的代表团、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的代表团、获得“未来之星”的运动员代表和“伯乐奖”的教练员代表颁奖。
  闭幕式最后,榆林市与渭南市交接会旗,下届省运会将在渭南市举行,省运会也就此开始进入“渭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