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2日
羌族非遗助力特色戒治
    汉中中国画院文化志愿者为强戒所绘制的羌族羊皮鼓舞道具    毛晓江/摄



  今年以来,陕西省汉中强制隔离戒毒所与汉中市文化馆、略阳县文化馆积极协作,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族羊皮鼓舞引进戒毒场所,作为戒毒人员日常康复训练中的一个项目,取得初步成效。这种用非遗助力戒治的尝试,加强了戒毒场所文化建设,加强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戒治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让文化的力量深入戒毒人员内心,切实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戒治观。
  从今年年初开始,汉中戒毒所干警几次前往略阳县文化馆实地考察,还观摩了略阳群众表演的羊皮鼓舞节目。在此期间,略阳县文化馆提供了大量详实的资料,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向汉中市文化馆进行汇报。汉中市文化馆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的开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就如何将非遗项目更好地引入戒毒场所,发挥对戒毒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教育矫治作用进行了专题座谈。6月29日,汉中市文化馆一行20余人走进戒毒所,参观戒毒教育基地并就下一步开展合作进行了讨论交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推进羊皮鼓舞进入戒毒场所,面临着教授人员无法面授、教授时间和场地受限等困难和挑战。为及时、有力地推进这项工作,文化馆采取“戒毒干警先学”,再由戒毒干警为戒毒人员教授的方式,让部分戒毒人员在干警的带领下学习、掌握羊皮鼓舞的动作要领和精髓。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训练一段时间后,为了提高羊皮鼓舞的艺术感染力,戒毒所干警将排练过程拍成视频,请文化馆专业同志对舞蹈队形的排列、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及具体编排等进行了指导,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戒毒所新购入了一批羊皮鼓鼓面,汉中市文化馆协调、组织汉中中国画院的老师们为羊皮鼓舞道具彩绘了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图腾。同时,正在积极排练。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戒毒场所活动的开展,对于所地结合、丰富戒治文化,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影响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两家单位今后还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引导大家自觉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来。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