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9日
现象
“冷门”专业变热 不止是情怀
  浙江首张考古学本科录取通知书送达考生手中。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特地赶到绍兴,郑重地把这“第一封”亲手交给18岁女孩王申漪。
  在印象中,考古人员就是“拿着小铲子、小刷子埋头干”的形象,考古学专业是冷门专业,报考的女生更少。但浙大城市学院与浙江省文物局共建的考古学系第一届招生,就大大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该专业录取的30名考生中,最高分为620分,最低分为588分,平均分为596.2分,成为浙大城市学院所有专业中平均分第二高的专业。而30名学生中有19名女生,王申漪是全系最高分。
  这些数据说明,考古学专业并不冷,或者说正由冷转热。2020年,湖南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绩选择北大考古学专业,引发热议,很多人还为她高分选冷门而遗憾。即便抛开考生个人的情怀、志趣,考古学专业其实早已悄悄走出冷门。从大的时代背景而言,经济发展,生活富足,文化需求必须上升,《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文博热持续升温,都是这种需求的表现。
  同时,随着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日增,考古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变得更加广阔。考古所、文物局、博物馆、文保中心、高校、勘探公司、拍卖行、新媒体行业等,都需要相关的人才,而目前人才缺口很大。省内多个考古所、博物馆已经来“预定”首批毕业生。正因如此,在当今就业的现实背景下,家长与考生选择就业稳定的考古学专业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历史的也是最现代的。考古学可说是最有历史温度的学问,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优秀考生选择这个专业。像考古这样的“冷门”专业再度受到社会舆论关注,这是好现象。希望更多“冷门”专业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其中。
  作者:洪信良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