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2日
建机制、搭平台、常联系、抓合作
中省媒体走进陕西文艺界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中省媒体参观百年易俗社    尚洪涛 摄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7月20日下午,中省媒体走进陕西文艺界座谈会在西安召开,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与陕西省文联的交流沟通,如何建立文联与媒体深度合作的良好关系,如何做好做精陕西文艺宣传工作,展示陕西文艺亮丽名片,繁荣陕西文化事业展开深入探讨。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琳,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陕西省美协主席郭线庐等出席座谈会,省文联秘书长、二级巡视员刘平安主持会议。
  交流座谈 提供可行性思路和真知灼见
  座谈会上,蔺雨详细介绍了陕西省文联的职能和重点工作,指出下一步宣传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媒体代表纷纷发言,为将来双方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行性思路和真知灼见。
  人民网陕西频道采访部主任吴超在发言中提出,希望可以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丰富文艺宣传的传播形态和传播形式。陕西日报高级记者李向红在发言中提出建议,希望文联未来在结合主题工作的前提下做好深度报道线索提醒、在重大项目跟踪报道方面做好线索的提前通知联系、更多地提供一些见人见物见事的常态报道的新闻线索。文化艺术报编辑部主任倪尧提出,希望文联能够经常性地向新闻媒体通报陕西文艺发展最新成果,各文艺家协会和文化单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与新闻媒体有一些更加常态化的交流。
  张琳表示,“各位媒体代表的发言极具启发性,我们一定认真梳理,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建机制、搭平台、常联系、抓合作,正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和大家共同做的一件事儿。”他指出,陕西文艺资源丰富厚重,为我们的文艺宣传工作提供了挖掘不尽的富矿,值得大书特书;陕西文艺人才层出不穷,值得深入挖掘;陕西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值得大力推介;期望能够与媒体朋友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共享陕西文艺新发展,重振陕西文艺精气神。
  座谈会后,书画艺术家和媒体嘉宾挥毫泼墨,展开书画艺术创作交流。
  实地探访 感受陕西文化的厚重与博大
  7月19日至20日,由陕西省文联主办的“新时代、新文艺、新亮点”——中省媒体走进陕西文艺界采风活动举行。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陕西日报、文化艺术报等30余家中省媒体的相关负责人及记者参加此次活动。
  两天时间里,大家先后参观走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穿梭于古朴厚重的民居院落,触摸亘古流传的民俗密码;走进鼻烟壶艺术博物馆,感叹于秦派内画艺术的鬼斧神工,更感佩于艺术家的执着坚守;在白鹿原影视基地参观白鹿村、滋水县城、黑娃剧场等具有关中特色的传统民俗建筑场景,观看了由战士战旗杂技团表演的杂技节目《战秀》,体验景区科旅融合创新项目;青曲社的相声大会,给广大媒体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陕西美术馆,详细了解历史沿革、丰富馆藏和发展现状;参观完易俗百年博物馆和秦腔艺术博物馆,大家对秦腔艺术发展传承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
  媒体代表表示,本次活动内容充实、意义重大。通过采风和座谈,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新时代陕西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景象,了解了新时代陕西文艺界取得的累累硕果,感受了新时代陕西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也对陕西文联的工作职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文联的沟通交流,促进深度合作,推动融合发展,共同做好陕西文艺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