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8日
高军鹏 范靖妮伉俪 书画作品赏析
意境禅心 士必弘毅 ——范靖妮书画作品赏析
○ 胡煜君
高军鹏 隶书瓦当 45cm×70cm 2022年

高军鹏 篆书瓦当 45cm×70cm 2022年

高军鹏 隶书瓦当 45cm×70cm 2022年

高军鹏 隶书瓦当 45cm×70cm 2022年

高军鹏 隶书瓦当 45cm×70cm 2022年

高军鹏 隶书瓦当 45cm×70cm 2022年

高军鹏 篆书瓦当 45cm×70cm 2022年

高军鹏 篆书瓦当 70cm×45cm 2022年

范靖妮 《翠碧黄鹂》 绢本设色 30cm×60cm 2022年

范靖妮 《南屏莫忘》 绢本设色 45cm×30cm 2022年

范靖妮 《幽香月明》 绢本设色 45cm×30cm 2022年

范靖妮 《鹤寿》 绢本设色 138cm×35cm 2016年

范靖妮 《荷鹤美美》 纸本设色 90cm×180cm 2015年

范靖妮 《千株含露》 绢本设色 45cm×30cm 2022年

  范靖妮是好友高军鹏的夫人,军鹏最喜欢的是隶书,范靖妮最擅长的是宋画。他们夫妻二人的书法和绘画,在圈内都是有口皆碑的。
  但凡喜欢中国历史的人,谈及最多的无外乎汉唐两代。因为这两个朝代都是泱泱中华国力空前强盛的极致。汉代,人称强汉,汉之强,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气魄。而唐朝,史称盛唐、唐之盛,盛在其武功伟略、军威将强、征服藩属、扩土开疆。反之,提及宋,世人更喜欢称其为弱宋,弱在其国土狭仄、强邻压境、岁岁纳贡、苟且偷活的不堪猥琐上。
  然就是这个弱宋,其所创造的经济史上的丰足、文化史上的辉煌,却是他朝所不能望其项背的。积贫积弱的宋代,以年年进贡的卑微换取了300年间的战事不起,这300年,造就了宋代的民殷国富,造就了当时的文化繁荣,特别是造就了登峰造极的宋代绘画,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极致,历朝历代无法逾越。
  宋画无疑是中国画史上的巅峰期和成熟期。尤以宋徽宗赵佶为统领的官廷画师们更是创造了宋代工笔的辉煌。七八百年以来,工笔花鸟人物绘画者多是以宋画为范本开启了自己的绘画学习创作之路,范靖妮同样是追溯宋画的工笔画家。
  重古意是范靖妮绘画的首要特点。看她的画,毫无疑问的宋画之风范。
  边江红老师在《汉字中医》一书中,选用了范靖妮所绘人物作品一幅。其画面人物身着淡青大氅,面色安然,盘膝端坐于芭蕉之上,身旁三足香炉,袅袅青烟徐徐升起,淡淡烟影相映成趣,既风流潇逸又意境优美。
  其画《荷茎小鸟》,主题、构图甚为和谐。两茎残荷横出画中,一茎蓬蓬低垂,花蕊丝缕可见;一茎小鸟扭头伫立,顾盼生姿,花红鸟白,对比鲜明,掺有没骨之法,重染轻勾,横生天趣。
  再看《倚盼》,嶙峋怪石上一株古树斜倚而出,虬枝苍劲、古意盎然,几片红叶傲立枝上,平添秋色。数株兰花拥卧石旁,石兰相映成趣、香远益清。一只小鸟站立枝头,顾昐翘首,白腹褐羽栩栩如生。加上严谨工丽的笔墨和妍丽清雅的赋色,使此画呈现出一派古雅高贵的风格。
  崇意境是范靖妮绘画的又一特点。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以轻柔之艺术状态,在困顿中寻浪漫、在缺憾中启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范靖妮的工笔绘画,就给人以这样纯美的意境。
  人类有了书画,就有了审美。有了审美,就有了艺术,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唯有走进人心,去碰撞心灵中最隐秘最共性最柔软的部分,才是真正的艺术。绘画的范靖妮因为真实而使得她的画具备了动人的基础,她笔下的花鸟、人物,构图、色彩,画面上的娴静和淡然,就在你漫不经心的一瞥中,从纸张中淡淡地浸洇而出,激荡摇动着观者的内心。
  画为心声。“陈桥兵变”导致右文抑武成为宋代之基本国策,更为士大夫、文人雅士提供了政治特权。宋代文人因其精神上的自由,使宋代的诗词、文章、书法、绘画,都洋溢着天真烂漫、自由洒脱、雄浑辽阔的意蕴,他们注重通过绘画中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处境。范靖妮的作品亦是如此,心境不为外物所牵,足以抵挡时流的诱惑。她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艺术的执着深深寄情于笔下的一笔一墨、一花一鸟。
  中国画讲究的是一种味道、一种格调、一种文心,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独特体悟,这些是先于画而生,从而来构架笔墨的。一笔一笔之势,一画一画之境,它们各自恰到好处地点化着胸中的情致。
  习画习心。我常常怀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没有熏染天地的雾霾,风光总是那么旖旎,是非很清晰,生活很从容,不像今天的书画圈,在世人一拥而上的玩弄下,早已经变得拥挤不堪。文化的雾霾早已超过了天地的雾霾,令人窒息。很多人不懂绘画,没有基础,但拿起笔就敢书之写之画之晒之,究其原因,其浮躁之态充盈笔尖,直透纸背。
  但范靖妮不同,看她的画,能让你找到一种心静如初的感觉。似乎荫荫古松之下,一人抚琴,两人持箫,松下童子静立,林中小鸟鸣啭,弹者忘其行,听者忘其归。又或者使人联想到清清的山溪、澄澄的碧潭,听到了月下幽语、静夜花开的声音,这种境界,很容易让人产生“我即万物、万物即我”物我两忘般的意识状态。
  有人说,无宋画,就无中国绘画之巅峰;不学宋画,就难得绘画艺术之精髓。就靖妮而言,她习画,以宋人为本,兼修众家,陈老莲、于非、陈之佛、俞致贞、蒋采蘋、贾广健等,她经常习读大家名作,在艺术的道路上汲取养分,与高人同行。她的作品,《荷花》对比明朗、晕染自然;《石榴黄鹂》深得古法,更添意趣;《鹦鹉荔枝》构图清爽、简洁明快;《双鸭》刻画入微,深得宋人之妙。
  然靖妮师古而从不泥古。构图打破常规,用笔刚柔相济,着色艳而不俗,师古中又形成了自己敢创新的风格。
  像《百和微馨》,牡丹花后魏紫,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富丽,左右以绿叶相扶。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勒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蕊,以青汁绿染花叶,精工富丽、美不胜收,设色艳而不俗,构图丰满。
  在军鹏、靖妮夫妇于亮宝楼举办的画展上,我看到了范靖妮的六尺作品《火焰花》。花状如火炬,覆盖在花冠之上,仿佛金色的宝塔。《火焰花》色彩炽热艳丽、豪迈激情,完全跳出了她往日绘画的窠臼,与其他作品风格迥异,顿时引起了诸多观者驻足品评。而我第一眼看见它时,心中已然在想,如果说其他的作品都印证着画家传统的工笔宋画印迹,那火焰花是否证明,范靖妮在绘画的创作中,除了娴熟的笔墨技法和人生体验外,已然在用自己的笔墨诉说着自己的画语,或者说在某一个自己都毫无知觉的时刻有意无意间进行着自我创新和心迹流露?只是可能,这个改造和创新还不够深刻、不够大胆,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已。
  从最初的工笔花鸟到后来的工笔人物,从《无相颂》到《火焰花》,不难看出,范靖妮重视工笔花鸟画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表里关系,但又不愿停留在艺术创作表面形态的探索中,而是希望通过在人物花鸟画艺术形态表面创作的探索中,更加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涵里。她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对形式结构和用线、用色的把握,显示了她的独特艺术敏感,形成了她艺术语言触动人心的魅力。
  听军鹏讲,靖妮从小到大都安静平和,如西湖烟柳,不带尘世烟火之气,习字画画,似乎都只是因为她本是画境中人,拿起画笔,仿佛也只是为了呈现现代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美好和她对美的认知,纯粹如孩童,悠然如诗歌。潜习宋画,亦和她人淡如菊、悠然前行的人生态度密不可分。
  和靖妮女士有过数次相见,席间侧身端坐,微笑间安静而有力。曾经有一次,我们一起谈到绘画,谈到中国画的改变和创新、传统和守望,甚至于谈到靖妮女士一幅工笔四尺绢要画半年的艰辛,一直很淑女的范靖妮忽然豪气顿生:“守望传统、正脉相承,这条路肯定很艰辛,但士不可以不弘毅,我只有这样一个信念,然后坚持走下去。”
  幽兰不因无人而不芳。恰若幽谷之兰的范靖妮深知守望传统道路之漫长,但士不可以不弘毅。她始终以一种匠心在自己所喜欢的天地里与所向往的艺术进行着恬静而默契的对话。这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痴性态度、志士之气似乎与她温婉恬静的气质不符,但我们恰恰从中看到了她的真挚性情和执着坚韧。
  世间好书绘画者如过江之鲫,但真正有艺术之大成者却屈指可数。范靖妮画若禅心,在守望传统中坚守、传承,称得上活出了气象、活出了意蕴。她一直向着传统的最深处走去,没有懈怠,进而有力,无意取悦并正气而行。虽然她在圈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从更高的艺术追求和发展空间以及她自身的学养来讲,她的画需要更多的人、更高的艺术平台来展示。我们期待靖妮女士的成功,也理应为她这种守望传统的执着深深赞叹!



  高军鹏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行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职工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秦汉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西安铁路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范靖妮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笔花鸟画家,画风柔美雅致。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汉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外联部副主任、西安市花鸟画院副秘书长、航天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