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3日
经典新演绎 唱响南泥湾
——专访歌剧《唱响南泥湾》曲作者崔炳元
    崔炳元

    崔炳元创作的乐谱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1943年,一首《南泥湾》在陕北延安诞生,并迅速唱响南北大地,“陕北的好江南”也成了这块土地上创造的奇迹。七十多年来,这首歌曲经久不衰,成为反映那段特殊时期的优秀文艺作品。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一部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全新打造的歌剧《唱响南泥湾》即将上演,这是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下创作的民族歌剧作品,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致敬历史、讴歌人民的又一力作。
  该剧目前已入选2022—2023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它的诞生不但与陕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该剧曲作者、著名作曲家崔炳元先生音乐之旅上栽培的一株“山丹丹花”。
  “这是歌颂延安时期文艺现象的最直接的作品”
  “歌曲《南泥湾》我们都很熟悉,作为一首经典的陕北民歌,同时也是一首常唱不衰的革命歌曲,它曾激励了无数人。今年初,受中国歌剧舞剧院委托,我开始了《唱响南泥湾》的音乐创作。从接到项目到创作完成,实际上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对于民族音乐创作,崔炳元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得心应手。这得益于早年间,他曾与“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有过一段朝夕相处近距离交往、学习的经历。王洛宾先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坚守给崔炳元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奠定了他从民族音乐中汲取灵感的文化自觉。
  在崔炳元看来,三个月的时间并不宽裕,但由于他曾多次深入陕北生活、采风,对陕北民歌和延安时期的文艺作品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比较了解,并且有深切的感受,这就使得他在创作时具有一定优势。
  歌剧《唱响南泥湾》以1941年延安革命根据地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在经济上的封锁,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以卞方晴、林野寒为代表的延安鲁艺青年学生来到南泥湾,参与到三五九旅大生产劳动中,并在艰苦的劳动中深入生活,向民间学习,同广大战士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这些学生走了一段弯路之后,在三五九旅的官兵、政委的帮助下,在毛泽东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指引下,找到了创作的方向,开掘民族文化传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和歌颂光明的角度,创作出一大批受到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从而实践了毛主席号召他们从“小鲁艺”走向“大鲁艺”的伟大转变。
  “鲁迅艺术学院在当时集结了一批文艺家,他们在《讲话》的指引下,创作了大量群众喜欢的文艺作品,《南泥湾》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艺作品。此次歌剧《唱响南泥湾》正是正面表现、颂扬他们的一部作品。因为歌颂鲁艺精神的作品不多,所以这部作品不但能够纪念《讲话》80周年,更是歌颂延安时期文艺现象的最直接的作品。”
  “既有民族的又有传统的,还符合新时代审美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作为被列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主要活动之一,中国歌剧舞剧院为《唱响南泥湾》的诞生配备了一流的班底。著名编剧黄维若教授、国家一级编剧董妮为该剧编剧,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为该剧的导演,国家一级指挥家许知俊为指挥。
  “这足以见得中国歌剧舞剧院对这部歌剧的重视。4月15日中国歌剧舞剧院召开的《唱响南泥湾》音乐审听及研讨会上,专家说本剧的音乐基调必须强调民族性,要继承延安文艺传统、符合当代审美。这与我的观点是一致的,我认为,既有民族的又有传统的,还符合新时代审美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据崔炳元介绍,《唱响南泥湾》的音乐创作主要来源于两大类:第一是延安鲁艺时期的一些音乐作品,比如《南泥湾》《劳军歌》《军民大生产》《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这是向延安和鲁艺致敬,向马可等老一辈艺术家致敬、致谢。“另外,我还将陕北民歌《走三边》《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以及陕北说书中的‘平调’,解放后创作的《纺车谣》等作为素材,贯穿在歌剧中。而歌曲《南泥湾》就是《唱响南泥湾》这部歌剧的主题歌,最后一部分表现时,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就是以一种宏大的混声合唱将它表现出来。”
  一部歌剧,音乐创作是基础,打牢这个基础,作品才能传得久、传得广。作为一位日臻成熟的作曲家,崔炳元一系列创、演精良的作品背后,都离不开“频繁地走下去”。“歌剧囊括了交响乐中的元素、声乐的所有体裁,这些都给作曲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巨大空间。用什么?怎么用?这其中就要运用多声性音乐思维。”由于长期生活在陕西,崔炳元经常去陕北采风,和当地的民歌手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更了解他们对生命的态度。这也使得他的音乐创作变得生动、鲜活,具有可听性。
  《唱响南泥湾》中加入了大量的陕北民歌。在崔炳元看来,陕北民歌唱的是命、唱的是魂,它带给人一种震撼,这种震撼里隐约又有一种心痛、一种切肤之感,这一独特之处,特别能感染人。“在采风中捕捉到的点滴感受,日积月累后给我提供了比较丰厚的音乐滋养,对我的创作都有很深的影响。”
  “文艺工作者为老百姓服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今,《唱响南泥湾》将迎来首演,对于曲作者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创作的结束。“还会进行修改打磨,听听多方建议,希望这部歌剧更完善、更耐听。创作有时候是双向选择,能够创作一个符合自己审美志趣的作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创作起来会非常开心。”
  纵观崔炳元的作品不难发现,作曲家对创作题材的选择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我个人很喜欢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人物,当下能够体现老百姓意愿的,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题材。《讲话》80年了,实际上我们还是应该遵循《讲话》精神:‘为人民’。文艺工作者为老百姓服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道理并不复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科学家做科学探索,文艺家们创作老百姓喜欢的文艺作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重大的文艺事件,它对我国的文艺理论、文艺思想和文艺创作表演,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应该隆重纪念。我认为,歌剧《唱响南泥湾》是对《讲话》80周年最贴切、最直接的纪念,也应该是最好的纪念。”
   除了“高原”和“高峰”,文艺更需要繁荣
  近年来,崔炳元在音乐艺术上,是一位丰产作家。他创作的《九曲秧歌黄河阵》素材源自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民俗活动“转九曲”。2018年,崔炳元创作了跨界融合舞台剧,也是我国第一部器乐戏剧作品《大禹治水》,随后,他继续创作了《盛京故事》《成都》《进行交响曲——献给云南陆军讲武堂110周年纪念》《姑苏人家尽枕河》等优秀作品。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形式包罗万象,分别涉及交响乐、室内乐、戏剧、影视、仪式等多种体裁,作品有很高的上演频率和听众美誉度。
  如今的他,每天依旧要坚持创作四五个小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诙谐幽默,身上又沉淀出一种“静气”。
  在采访中,记者问崔炳元:如何能创作出当下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他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不管是高原也好高峰也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做支撑。这里的作品多不是指一个文艺家,而是所有的文艺家,都要尽可能创作多一点的作品。作品整体数量多了,给老百姓的选择就多了。文艺需要高峰,更需要繁荣。”
  作品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还要具有创作者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受众的喜好不一,没有哪一个群体的审美是趋于一致的,这中间如何寻找到文艺创作的最大公约数?
  崔炳元认为,随着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的大幅提高,“人民”的概念已经和八十年前大不一样。创作出为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向上、向善、积极的、阳光的作品,这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生命不止,学习不止。文艺工作者要更加勤奋,创作出相对多一点的作品,给受众以更多的选择。社会发展变化带来了受众审美的变化,文艺工作置身其中要捕捉到这种审美的改变,重视学习。学习先进的文艺理论、文艺思想,深入了解老百姓喜欢什么,他们的精神状态如何,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文艺作品。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