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1日
宋伯鲁《溪山秋兴图》
宋伯鲁 《溪山秋兴图》 纸本水墨 82.5cm×26.2cm 1919年 兰若堂藏

  宋伯鲁(1854—1932),字子栋,又作芝钝、芝洞、芝友,号芝田、竹心、九嵕山樵、钝叟等,陕西礼泉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山东乡试副考官、督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在“戊戌变法”中,宋伯鲁积极参与新政活动,提出很多维新变法建议,曾上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奏请将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还奏请光绪帝成立变法机构,选天下维新志士参政议政。变法失败后,被清廷通缉,避居上海、日本数年。1922年回陕,任陕西通志局总撰等职,对陕西地方事业贡献很大,一生成就卓著。著有《海棠仙馆诗集》《西辕琐记》《知唐桑艾录》等。
  宋伯鲁诗文、书法、绘画俱佳。民国时期关中学堂流传“先学柳,再学欧,最后再学宋伯鲁”,可见其书法造诣之深,影响力之大。其画由四王入手,上溯元代黄公望、王蒙诸家,秀逸苍润、笔精墨妙,在晚清民国时期画坛影响很大。
  本幅上题:“己未秋九月,余自山东归醴泉,途至中半,见林壑幽邃,溪堂窈深,如在蓬莱。稧饮于此,登朝阳之山,濯清冷之渊,行溪舫,坐兰舟,望缀云,山鸟𠴨𠴨,拂簾上下。余乐之,因绘此图于清舟之上。”可知宋伯鲁创作此幅时兴致颇佳。此图意境幽静邈远,章法严谨,用笔古厚,用墨清润,是其山水精品。
  郑伟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