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篇·在莫斯科演讲(上)
莫斯科,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位于三种地形交接处。西北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高地。南接莫斯克沃列茨科-奥卡河平原;西南部有捷普洛斯坦斯卡亚高地;东面是梅晓拉低地,有坚硬的沙丘,海拔约160米。莫斯科因有运河与伏尔加河相通,是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上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1147年,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从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到沙皇俄国至苏联及俄罗斯联邦一直担任着国家首都,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莫斯科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是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所在地。莫斯科城市规划优美,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
2018年9月24日莫斯科时间上午10点,在莫斯科阿尔巴特街一座高层三楼宴会大厅,我作为本次行程文化大使,作了题为《亚细亚在东,欧罗巴在西,张骞一直在路上》的演讲:
亚细亚在东,欧罗巴在西,张骞一直在路上
2018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媒体团车队自8月29日起,从古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古长安城(今西安)出发,披星戴月,到莫斯科时已经走了26天的路程,行程超过一万公里。
亚细亚在东,欧罗巴在西,张骞一直在路上。我们走的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条道路,它叫丝绸之路,又叫茶叶之路,又叫陶瓷之路。我们光荣的祖先张骞,在2100多年前,将它走通。从此中华文明板块融入了世界,从此这条横贯欧亚非的大通道上,商贾云集,驼铃叮咚,它成为物流大道、商贸大道。我们用行走,向历史致敬,向张骞致敬,向千百年来在这条道路上行走过的每一个匆匆背影致敬。我们把自己看作是张骞的后之来者。
是的,张骞一直在路上。今天,我们风尘仆仆,来到欧亚大草原的中心地带,来到伟大的俄罗斯,来到莫斯科这个国际大都市,来到普希金的故乡、托尔斯泰的故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乡,我们谨献上对友好邻邦的崇高致敬。
对此,我准备了许多赞美之词,由于时间原因,原谅我不能够尽兴表达。陕西处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大地原点。北京时间,它的观测位置就在陕西境内的两个县份。陕西的省会是西安市,也就是古长安城,也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起始点。
长期以来,丝绸之路这条通商大道,源源不断的财富,或涌向世界的东方首都长安,或涌向世界的西方首都罗马,令这个置于丝绸之路东端的古城,成为富有、繁荣、文明的世界级大都市。
陕西还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我们的先民最初就在渭河、泾河流域栖息。中国的第一部文学作品集名字叫《诗经》,里面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泾渭流域先民们3000多年前的生活。而中国的第一部重要的、集史学与文学价值于一身的巨著《史记》,它的作者就是陕西韩城市人。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在陕西黄陵县桥山之巅。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则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与秦陵毗邻的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那是我的家乡。人们说,兵马俑出土的那些众多的面目各异的陶俑,就是在陵前起窑,用骊山脚下这一块地面上的人们的面孔取像的。从这一点来说,眼前这个讲述者,就是一个活着的兵马俑。你们看我一眼,就等于去了一趟中国,去了一趟兵马俑博物馆。
历史上,有周、秦、汉、唐……十三个朝代在长安定都。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记忆,亦是在长安。文化人有“秦中自古帝王都”的说法。
长安城是一个四方城。它的四面用城墙围定。在唐朝的时候,这座四方城被打成一百零八个格子,号称一百零八坊。格子内是街区,而笔直的道路将它们分开。长安城的城墙之外,则是周秦汉唐八十二座帝王陵墓,里面埋葬着八十三位历代帝王。
时间的原因,原谅我只能蜻蜓点水、挂一漏万地介绍。这次莫斯科“一带一路”文化经贸推介会,来了许多陕西的企业和品牌,希望推介会成功,世界是一个整体,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这次来的一些企业,我有一定了解。比如西凤酒,我也是这家酒业的文化顾问,一部中国文化史酒气冲天。我给西凤酒拟过一个广告词,叫“我有西凤酒,一醉三千年”。
另外,汉中仙毫,我也是他们的文化顾问,这家茶叶集团来自张骞的故乡。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从家乡的茶园里采了些茶叶,背上行囊,于是,这被西方人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的饮品,便开始风靡世界。
我想我的饶舌到这里该结束了,因为还有别的专业人士会有更详细的介绍。
最后,着重想要说的是,这是我新近完成的一本书,一部名叫《大刈镰》的长篇,是我向草原致敬、向马致敬的书,刚刚在“2018中国书博会”上亮相、荣登图书排行榜前十名的一本书,我送给大会。附带说一句,三个月前,上海合作组织西安峰会召开时,俄中贸易协会主席、俄罗斯首席经济代表谢尔盖先生曾来我位于西安的“高看两眼”工作室相访,我曾经将这本书送给他。最后,我真诚地祝福伟大的俄罗斯,国家昌盛、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