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2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地市
第A04版:全民阅读
第T01版:国画周刊
第T02版:国画周刊·画坛之星
第T03版:国画周刊·画坛之星
第T04版:国画周刊·专题
标题导航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种业中国》首发
陕西各地多种形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致敬抗美援朝老兵 贾平凹、蔡小枫、刘萍共同创作“猫蝶图”
教育部征集“大美校园”
本期画坛之星·李桂蓉
世界图书日: 献给爱着阅读的你
23件(组)汉文帝霸陵出土文物首次展出
中国首次编制考古专项规划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23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抗美援朝老兵 贾平凹、蔡小枫、刘萍共同创作“猫蝶图”
贾平凹(右)与刘萍
蔡小枫(右)与刘萍
刘文才与家人合照
抗美援朝老兵刘文才
刘萍作品
刘萍作品
刘萍作品
日前,一幅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词,著名画家蔡小枫及九旬抗美援朝老兵刘文才的女儿刘萍作画,三人共同创作的《祝寿图》火遍朋友圈。记者联系到当事人、抗美援朝老兵的女儿刘萍女士,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
刘文才是四川简阳人,92岁的他是西安制药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抗美援朝老战士,2020年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刘文才在入朝对美作战时,在战地入党,先是步兵后加入空军部队,多次立功,回国退役后在华北制药厂获石家庄市五好先进工作者,因支援大西北来到了西安制药厂。老人不善言谈,但讲起那段峥嵘岁月,却是滔滔不绝……“我们担运连的主要任务是给前线运送弹药,把后方物资运送到前线,然后把受伤的战士抬下来运送到后方战地医院。战场上有好多山路,白天敌军的轰炸机太密集,耳鸣常伴,不能运送,只能跑夜路。为了不让敌军发现,四五个战友埋伏在那,旁边的趴在那就起不来的事常有,难度真的是相当大。我那时是步兵173师408团,在战地入党,看到那么多战友年纪轻轻就牺牲了,和他们比,我能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刘文才对儿女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名志愿军老兵,我无愧战场,我一辈子助人为乐,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代代相传。”
画面中蔡小枫先生创作的部分是猫石,而猫作为题材入画由来已久。蔡小枫笔下的《百猫图》《童年的故事》被日本大阪艺术大学制成电影教学片,作品《猫》获全日本印刷时报奖,三幅作品均入选《全日本设计年鉴》《全日本印刷年鉴》。陈孝信曾说蔡小枫笔下的动物题材,寄寓着他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寄寓着他的人格力量和理想;而猫则寄寓着他的胸襟情怀和一份特有的天真烂漫……俗语说狗来富,猫来贵。“猫”谐音“耄”,因此而具有祈求长寿的吉祥寓意,是入画的好题材。猫同“耄”,《诗·大雅·板》云“匪我言耄”,“亦聿既耄”,以猫寓长寿。画面中猫作为富贵吉祥长寿的象征,是对为国而战的抗美援朝老英雄的敬佩,是对老人家付出的热血的回馈。
刘萍在《祝寿图》中绘制了蝴蝶与牡丹。画中的蝴蝶在牡丹花中飞舞,趣味生动。蝴蝶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寓意长寿与美好。一方面是因为蝴蝶的美好寓意,另一方面是因为蝶同“耋”,以谐音取“耄耋”之寿的美好含义。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美好情感。牡丹花一直都被认为是我国的国花,之所以被称为国花,它的雍容华贵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充分表达。牡丹花有着富贵吉祥的寓意,一直以来被用来象征家庭富贵和吉祥好运。可以将牡丹花送给别人,表示一种美好的祝福,希望牡丹花能够为人们带来富贵与吉祥,使其拥有好的运气。
在中国画中,猫蝶图是一个固定的主题,寓意着以谐音取“耄耋”之寿的美好含义。蝶同“耋”,蝴蝶是美丽的化身,象征着幸福和美好。“耄”和“耋”都是对老年人的尊称。中国人崇尚长寿,长寿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五福之首,于是猫蝶图这一绘画模式也就成了我国绘画中的一个传统流传下来。因寓意美好,耄耋图是不少人喜爱的题材。宋朝徽宗皇帝,元代画家王渊,明代的孙克弘、商喜、陆治、戴进,清代的沈振麟、沈铨等都有耄耋图流传后世。
70余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牺牲,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振奋人心的乐章。
“抗美援朝,保国卫家,中华儿女,英气长存。”这是贾平凹先生为这幅图题的词,字体浑厚有力,旨在告诫后人仰望崇高,向英雄致敬,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刘萍在这幅《祝寿图》中用牡丹泼写气氛,再以蝴蝶点缀,蔡小枫以笔落素纸与墨色的简化将猫赋予灵性,贾平凹以浓墨勾筋,浓重艳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也寄寓了创作者对生命、对健康的无限祝福与赞美。三人共同创作的《祝寿图》旨在向抗美援朝老兵致敬,感谢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而无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他们用自己的勇气赢得了国际的尊重,画家以笔墨为载体,寄托情思,笔到意到,意到情到。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