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8日
恶意博眼球的“网红账号”将纳入“黑名单”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齐敏)4月15日,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按照 2022 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安排,中央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主要以集中整治“色、丑、怪、假、俗、赌”等违法违规内容呈现乱象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重点环节功能,从严整治功能失范、“网红乱象”、打赏失度、违规营利、恶意营销等突出问题。
  整治各种打色情擦边球的“泛黄”
  在从严整治重要功能运行失范问题方面,网信办将对开屏及推荐等重要页面呈现,频道、活动设置,互动环节全面规范。整治开屏页面呈现各种打色情擦边球的“泛黄”、低俗内容;整治热门、交友、跳舞、户外、附近等频道推荐页面信息不良呈现问题,游戏类直播平台开黑等频道推荐页面呈现陪玩陪练信息;整治部分直播平台设置“性感”“诱惑”等庸俗媚俗频道;坚决打击变相实施博彩诱导用户参与赌博行为;从严整治连麦PK环节恶俗惩罚问题;全面清理直播平台群聊环节的色情低俗群组,动态、广场、评论弹幕等环节低俗、涉毒涉赌、非法引流导流等违法和不良信息。
  同一主体注册账号数量设定上限
  针对从严整治账号管理问题,网信办将严管“网红账号”、MCN机构账号,强化账号全流程管理。依法将经常性发布违规内容恶意博眼球的“网红账号”纳入平台“黑名单”;从严整治MCN机构通过发布“打擦边球”、真假难辨等内容,恶意制造“网红账号”行为;整治恶意“串联互动”博流量、恶意发布同质化文案炮制热点等行为;对同一主体注册网络主播、短视频账号数量设定上限;健全账号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打击并防范粉丝数、观看数、点赞数等数据造假行为;从严整治“换马甲直播”,坚决遏制劣迹艺人违规复出,从严整治被封账号变相转世行为。
  整治扮演或操纵“假粉丝”豪刷礼物
  在从严整治直播打赏失度问题方面,针对诱导打赏问题、刺激打赏问题、未成年人打赏问题上,网信办将清理“充值进群”“冲榜私信”等诱导信息;整治扮演或操纵“假粉丝”豪刷礼物;整治违规烘托PK打赏氛围,诱导用户冲动打赏行为;严格规范直播平台设置的以打赏金额多少为基础的榜单;严格规范天价礼物、单次打赏限额失度问题;全面清理“绕过沉迷”“绕过限制”等相关信息;严厉打击打着送礼物等各种幌子哄骗未成年人打赏行为;全面整改未成年人充值打赏不能得到有效处置与及时退还问题。
  重点整治带货中夸大或造假行为
  在从严治理违法违规营利问题上,对于营销带货虚假宣传问题、偷逃税问题、借特定人群违规牟利问题,网信办将从严打击“图文不符”、带货商品与实际货品不一致等虚假宣传行为;重点整治带货中进行夸大或造假行为;从严整治“全年最低价”“史上最低价”等涉嫌价格欺诈行为;从严整治网络主播或账号运营者偷逃个人所得税等行为;从严整治恶意借未成年人出镜牟利;借患病或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进行带货牟利;从严整治肆意编造演绎情感纠纷等虚假猎奇剧情,进行变相欺诈销售。
  从严整治营造“卖惨”“成功”人设
  在从严整治恶意营销问题上,网信办将整治虚假人设、逢热必蹭问题。从严整治通过编造故事、摆拍作秀等手段,营造名媛人设,进行炒作引流等问题;从严整治营造“卖惨”人设,博取同情进行商品推广等问题;从严整治营造成功人设,打着分享成功学、职场经验旗号,实则宣扬厚黑学、金钱至上理念等问题;打击以帮扶救援为名,行借机蹭热度、消费灾情之实的行为;打击对走红的热点人物,借势引流量,严重干扰当事人正常生活等行为;打击对热点事件、人物、话题进行“反蹭”,罔顾事实对热点事件、人物进行恶意调侃、抨击,甚至无中生有、编造谣言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