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篇·中亚枭雄跛子帖木尔(中)
中亚枭雄跛子帖木儿先是数次拔营移动军队,带着金帐人在河对岸跟着移动。如是三天后,下令留在营地里的随军妇女和后勤人员都换上士兵服装,以便迷惑疲惫不堪被拖得疲于奔命的对手。然后自己率领主力军,在暗夜里偷偷移动到下一个渡口,顺利渡过了捷列克河。
一三九五年四月二十二日,脱脱迷失终于决定今天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来一场决一死战。他的部队靠着捷列克河的河岸展开,意大利投石炮支起,形成了一条长达五公里的防线。帖木儿对此是求之不得,也立刻将麾下的七个军团按照常规操作布阵。在最初阶段,当帖木儿大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捷列克河时,脱脱迷失军队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渡河完成,帖木儿将他的兵团一字儿排开,并挖掘好战壕和工事,埋伏好弓弩手,战局就开始改变了。
在最初以及后来的相持阶段,脱脱迷失的可汗卫队、金帐突厥,曾经对帖木儿军左翼构成了大范围侧击。溃败逃跑的帖木儿军,将敌人引入帖木儿临时搭起的大帐,帖木儿本人也被迫陷入近身肉搏。最后靠着中路闻讯赶来的五十名骑兵救驾,方化险为夷。
更为血腥的战斗在中路上演。为脱脱迷失作战的步兵成功挡住了河中骑兵的几轮攻击,并出动俄罗斯贵族亲卫队进行反攻。但这些人又接着被河中步兵的壕沟阵地所阻挡,遭遇到从两翼合围而来的帖木儿骑兵夹击。俄罗斯人的骑兵败退后,河中骑兵再次扑向对手的步兵盾墙。后来,意大利雇佣兵和俄罗斯步兵一起慢慢将战线推向了帖木儿军阵地。使用重型战斧和戟的披甲战士,开始破坏木板工事,为身后的同伴杀出一条血路。河中步兵一面用长矛和佩刀抵御,一面依靠迂回的骑兵,让对方暂时停下。相持中,谁的意志稍微薄弱一点,谁就会崩溃。在惨烈的各条战线上,金帐军队的右翼却突然掉了链子。原来两位突厥指挥官因为久攻不克而发生激烈争吵,使得部分人愤然退出。此时的帖木儿右翼已经获得优势,他们迅速调转矛头向着金帐中路军猛攻。脱脱迷失已经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供调遣了,自己也遭到越来越多的追兵攻击。眼见得胜利无望,于是带着少数随从逃离战场。
战役的最后时期,帖木儿调兵增援被压制的左翼,从而完成了对脱脱迷失部队的最后一击。在确认自己完全获胜之后,帖木儿迅速地整顿了全军秩序,开调精锐骑兵开始追击,希望能够抓住脱脱迷失,但后者一头钻入附近的沼泽,向着伏尔加河流域逃去。
追至金帐汗国首都萨莱后,帖木儿一鼓作气,踏破该城,一把火将萨莱烧掉。出于打击金帐汗国威权和重创北方贸易路线的考虑,帖木儿下令屠城,并将整座城市几乎完全摧毁。中亚之王的恐怖名声,也在伏尔加河开始蔓延,连远在北方的莫斯科都紧闭城门,准备防御帖木儿大军的到来。
站在捷列克河北岸高丘上,这脱脱迷失当年架设意大利投石炮的地方,这帖木儿当年强渡捷列克河的地方,我感到那厮杀声犹在昨日。
我不明白帖木儿的七万大军,是如何渡河的。时逢四月,河流的春潮泛滥期已经到来,河面会比现在要宽上几倍,而河流会是很湍急的。我不明白他们会怎么渡河。如果有船只,那也是寥寥几艘,根本不够用。
记得我曾经在另外一本书里,写过阿提拉大帝率领着他的三十万草原兄弟,横渡莱茵河的故事。三十万骑兵,一个猛冲跳入河中,河流被人和马瞬间填满。那些骑术好的士兵们,他们会在泅渡中一直骑在马的身上,当然前提是这匹马的游泳技术也要好。而更多的骑兵,他们是脱离了马背。掉进水里,然后用手抓住马的尾巴,马龙一样地在前面游动着,骑手在后面抓着马尾巴,就这样一直游到对岸。
帖木儿大军横渡捷列克河,大约也会是这样子。大战过后的捷列克河谷,人的尸体、马的尸体,像草垛一样,堆满了河谷。还有一部分尸体漂入河中,堵塞了河流。河流被血染得通红,一条浸血的长带子,穿过草原,一直流向远处的里海。
帖木儿的出生地是号称“世界的十字路口”的撒马尔罕。过去的说法是,他是一个普通牧民的孩子,现在人们则认为他的父辈或祖辈应当是氏族酋长,或部落首领的角色。当然是低层的。他的族籍,他自称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但是专家给出的定语是:突厥化了的蒙古人。他和成吉思汗家族没有任何血脉关系,只是他曾经有一个妃子,是蒙古贵族、皇室后裔,再就是他在起事之前服役的东察合台汗国,是当年那四大汗国的延续和变化后的称谓。
至于他为什么是个跛子,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一只脚跛了呢,还是少年时不小心坠马,断了一条腿,痊愈后就成了跛子?还有一种说法,说他是早年服役于东察合台汗国军队,打仗受伤的。这第三种说法是帖木儿本人自我介绍时说的。那些成就大事的人,张嘴就谎言,所以他的话也不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