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3月22日是第三十个“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个“中国水周”。榆林市水利局围绕宣传主题,开展了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通过悬挂节约用水宣传条幅和设立宣传图板,向市民发放《地下水管理条例》以及节约用水宣传单,引导市民形成珍惜水、节约水和爱护水的良好社会风尚。
榆林市属黄河流域,分外流和内流水系。近年来,榆林市水利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统筹解决好发展和安全的问题,立足市情水情,坚持“外引、内调、节水、治污”的治水举措,充分利用黄河水、合理利用地表水、严格管控地下水、加快利用非常规水,以环保督察反馈涉水问题整改为切入口,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据了解,为了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涉水突出问题整改,榆林市水利局成立了“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专班”,常态化深入县市区督导整改,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着眼长远建立“1+2”水资源管控体系。同时,榆林市水利局将用水方式从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确定了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指标,“十四五”末,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3.5亿立方米以内;全面压减工农业用水量,并且建立项目联审机制。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榆林市水利局全面加强地下水监管,科学布设地下水监测站网。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坚决打击“四乱”行为,推进河湖综合治理,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在节约用水管理方面,榆林市以节水行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为抓手,建立良性工作机制。
“榆林市境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临界状态,特别是北部风沙滩区地下水开采已无空间,要从根本上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必须向境外调水,向黄河要水。东线马镇引黄工程建成,可缓解北部工业企业用水矛盾。”榆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综合考虑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榆林市在充分挖掘现有水资源潜力的基础上,按照东西互济、南北互补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布设蓄引提调工程,规划建设供水管网连通工程。构建以东线马镇引黄,西线盐环定扬黄提升改建工程和“陕甘宁革命老区供水工程”,南线清涧延川支线引水工程和古贤水库引水工程,绥米子三县供水等重大水源工程为骨干,以王圪堵水库为核心调度节点,相互通连、互相补充、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榆林水网”,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