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高克恭 《云横秀岭图》 绢本设色 182.3cm×106.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克恭(1248-1310),其先回鹘人,占籍大同,后居武林。字彦敬,号房山老人。仕至刑部尚书。画山水学米氏父子,造诣精绝。高房山画,盛名盖世,而流传不多。此幅为传世佳作,绢本着色,无款,但图上有元代邓文原、李衍二题,故可信。构图已是董、巨全景法:一山高耸,群峰映衬。山腰白云缭绕,山坡小桥流水,烟树苍郁。近处河分两岸,林木茂密,右岸有数屋舍、左岸有一茅亭隐约其中。在技法上则将多家熔于一炉:山峰勾、皴用董、巨法,多矾头,山石用披麻皴,但用笔则较干、较细,而点则用米氏的横点,由淡而浓叠加。白云纯用米氏法,淡墨勾廓,再用墨色烘染出层次。山坡则合用董、巨、李成法:土坡和碎石相杂,用李成粗犷顿挫的墨线勾廓,而施以董、巨的披麻皴,略加数点。丛树则近处以米氏粗笔横点及董、巨粗笔介字点混用,依墨色浓、淡分别前后,而远处则用细笔密密横线,变化了宋人的画法。天空及坡石、河水均以淡墨渲染,益发映衬出白云之流荡。画轴的上方裱绫有明代王铎的题识,盛赞此画“神气淋漓,嵬峨滋长。展曰造化从毫,天地无功”。在其下方裱绫,王铎又题:“日对此帧,如坐溵水傍观少室诸峰,何知人世繁华,封畺金革之事。”这一方面赞美了画面的绚丽,另一方面也道出了高克恭作画之不同于其他画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