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5日
宝鸡收藏达人周建华:争做新时代雷锋文化传承人
    周建华展示他的藏品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邓锦龙)今年是雷锋离开我们60周年纪念日,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向雷锋学习的热潮在中国大地上从未停止。在宝鸡,有一位以雷锋事迹为人生指南、弘扬雷锋精神、传承雷锋文化的收藏爱好者,他就是中国移动宝鸡分公司员工周建华,也是宝鸡上善公益联合会的一名志愿者。
  3月4日,当记者走进正在宝鸡西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学院举办的“传承雷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主题藏品展现场时,浏览着周建华收藏的与雷锋有关的500多件报刊、图书、宣传画、书签、门券、站台票、邮品、火花、电话卡、录音录像带、扑克、奖状、文化生活用品等藏品时,顿感大开眼界……
  1965年出生的周建华,可以说是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氛围中成长的,出生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时代赋予了他一个与众不同的喜好——收集与雷锋有关的物品。
  周建华1992年开始收集关于雷锋的报刊和物品,后来,就连一些印有雷锋头像和题词的物品他也不放过,统统搜罗回家,这种红色精神融进了他的骨子里。
  多年来,周建华就是最好的讲解员,从雷锋的故事,到各大报刊对雷锋精神的报道,再到每件物品到手的经历,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1963年出版的5-6期《中国青年》合刊,它是全国首家刊发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杂志,也是首家全面报道和介绍雷锋事迹的媒体。这是周建华收集的第一本关于雷锋的刊物,也是最珍贵的一本。
  根据周建华的粗略统计,有关雷锋的各类藏品有3000多件,仅刊登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报纸就有200多份。这些收藏品“有的从旧书店买来,有的从网上淘来,还有的是和藏友们交换来的。走到哪里就挖掘到哪里”。
  30年来,周建华在收藏上的花费少说也有数万元,而这期间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是无法计算。为将这些“宝贝”保管好,他特意为每张报纸“套”上塑封袋,还专门在家中订做了铁皮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整体搬出晾一晾。
  30年来,周建华一有机会就会带着自己的宝贝做展览,向大家讲述雷锋的故事,传承雷锋文化,这是他工作之余最爱做的事情。
  2016年3月和2017年3月在宝鸡移动公司举办“走近雷锋”文献资料收藏展、“雷锋精神永恒”藏品展览;2017年至2019年携带雷锋藏品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湖北武汉、山东烟台、辽宁抚顺参加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主题收藏联合展览;2018年10月,周建华还应邀参加了在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举办的“全国雷锋主题展馆研学会议”……这些年来,周建华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最近被宝鸡上善公益联合会评为2021年度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
  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周建华感觉临时性的展览已适应不了雷锋文化传播和学雷锋活动的有机结合。“我希望能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建成雷锋文化展览馆,将这些藏品长期展览,让老年人记着雷锋,让中年人不忘雷锋,让年轻人认识雷锋,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为宝鸡这座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