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8日
西安重点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博物馆之城”建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娜)西安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各类文物古迹数量多、分布广、等级高,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为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由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实施并向社会公布。要求全市文物系统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全面提升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文物保护的“西安模式”——文物保护管理能力显著提高,文物展示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保护机构队伍不断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格局初步形成,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文物工作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
  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将基本形成西安历史文化标识体系、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文物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博物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物安全监管体系、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六大文物保护利用体系。《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文物系统主要任务包括: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深化文物安全监督管理、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深化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优化社会文物管理服务、加强文物宣传交流合作、推动文物保护科技创新10个方面34项具体举措。突出了4大重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认知传播方式;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推动文物工作融入现代社会和生产生活;深化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增强西安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据悉,“十四五”期间西安市还将重点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博物馆之城”建设,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盘活用好文物资源,研发文博创意产品,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加快推进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推进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改造提升,彰显西安历史文化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