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28日
让文化旅游成为群众的精神“大餐”
——2021年宝鸡市金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纪实
    西府老街景区

    周家庄村(玉池公社)

    宝鸡市金台区首届山地自行车公开赛

    长乐塬抗战遗址公园

  宝鸡市金台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一举成功,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成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府老街顺利创建为省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理想共创产业园入选省级“十百千”工程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金河镇荣获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金河镇周家庄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这一项项荣誉,承载着金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丰硕成果。
  2021年,在省、市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金台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台区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创一建”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巩固公共文化体系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全区人文魅力、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文化旅游金字招牌越来越亮,成为来自五湖四海游客旅游观景、赓续红色基因的强大精神“大餐”。
  学党史 坚信念 提干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021年5月24日,金台区文旅局全体党员精神饱满,以昂扬斗志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重温入党誓词,鞭策和激励自己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纷纷表示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干事创业,以优异的成绩不负韶华。
  2021年,金台区文旅局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亮点,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同时联动“主题党日”活动,运用好“七一”“十一”等重点时段,创新抓好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学习形式,撰写学习心得36篇,开展学习研讨5次,召开党史学习专题组织生活会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6次,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3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相结合,开展“5·19”国家旅游日发放惠民旅游大礼包、文化市场“双随机一公开”和文化惠民工程等活动,不断优化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旅场所经营环境,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抓特色 强基础 惠民生
  按照“小投入、巧策划、大宣传”工作思路,延续“一月一个大活动,一周一个小活动”工作方向,集中精力创新开展各类文化和旅游活动,金台区文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活动开展亮点纷呈。
  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金台区大力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运行管理的排查指导工作,着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持续巩固2020年双馆建设成果基础上,精准实施镇街文化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各镇、街综合文化站设置率、功能完备率达到100豫,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超过90豫。积极组织全区文化企业积极申报中、省、市文化、艺术类项目,指导镇街、基层单位进行“2021-2023年度陕西省文化艺术之乡”等各类文化先进、特色项目建设等申报、创建和评选工作。全年共开展专项排查120余次,指导村社区60多个,极大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在宝鸡市迎接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复检现场会中,金河镇文化站、龙腾路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两个点位得到了国家检查组充分肯定。顺利承办了160余人的宝鸡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培训会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场会,形成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金台经验,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各县区同仁一致好评。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指导基层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功能,金台区金河镇荣获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持续做好区文化馆、图书馆和基层公共文化站(室)免费开放,积极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惠民政策,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各类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文化文艺创作活动,举办了“风雨百年路,共铸新辉煌”——庆祝建党百年短视频征集活动、“书香陈仓、文明宝鸡我领读走进金台”暨金台区“书声琅琅、悦读金台”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举办了“百年华诞、经典传承”暨“二十四节气说”纪录片系列活动,与天水市金石拓片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了“金石永寿、渭水绵长”暨5·18国际博物馆日天水—宝鸡(金台)金石拓片邀请交流展;积极推荐文学作品参加2021年陕西省第七届农民工诗歌朗诵会宝鸡分会场的评选活动,选送的两首诗歌《攻坚脱贫在乡下》(组诗)和《我为新时代鼓掌喝彩》分获一、二等奖;组织群众开展各类群众性合唱、舞蹈、戏曲、非遗技能展示等文化文艺汇演、展演、比赛活动70余场次,召开的首届小戏剧、小品剧本创作公益培训班培训专业人员40余人;积极推进“金台观文丛”7本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力争在春节前后“丛书”正式出版发行;开展百部优秀电影展映活动,让群众在红色电影中回味党的光辉历史;电影《书房沟》开机仪式及取景拍摄在蟠龙新区顺利举行,《记忆中的老宝鸡》再版发行。全年共开展便民流动图书服务108次,公益电影放映1848场次,其中红色经典影片的公益放映活动1042场,组织各类文化文艺演出、展演活动300余场次,协调文化小分队和区内文艺院团协作完成“戏曲进乡村活动”97场。
  做优做活“非遗”传承工作。建立健全非遗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支持非遗项目传习和技艺展示基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推动非遗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积极指导金台罗氏彩塑彩绘传习所申报陕西省第二批非遗就业工坊;“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非遗购物节”活动,指导非遗传承人开设网店2个,开展全区非遗宣传展示及非遗教学活动,全面展示本区非遗项目;完成全区25个区级非遗项目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文字信息及图片资料收集整理;评审出本区第八批非物质遗产项目名录4类11个项目,有效推广了本区特色非遗产品。
  抓创建 提实力 树品牌
  统筹推进全域规划布局。紧紧围绕建设全市首善之区目标,把全域旅游作为重要抓手,确立“龙头引领、重点突破、差异发展、区域协调”的发展思路。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产业协同、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围绕全市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的功能定位,编制《金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蟠龙新区战略发展规划》《胜利塬片区规划》《长乐塬总体规划》等,11月顺利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命名。
  优化设施环境成效显著。今年建成连通三塬的S222西过境线,形成了市区“小北环”,城乡旅游交通条件实现质变。建成区级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旅游服务点,全区主要景区景点设置全域旅游全景图,“一部手机游金台”智慧导览系统正式上线,高A级景区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实现景区全覆盖,服务设施和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打造样板特色亮点突出。通过对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实施现代科技与遗产保护创新融合,以实物陈列、文献展示、多媒体应用等形式,全景展示民族工业内迁历史、工合运动和宝鸡工业发展历程,新建成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游客服务中心等主要服务设施,成功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评审,成为本市工业旅游新样板;西府里文化艺术村正式开园,形成大师工坊、精品民宿、非遗传承等为一体的特色西府民俗旅游示范基地,荣获省级首批旅游休闲街区称号;以金河镇省级旅游特色名镇为示范带动,全面整改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周家庄村“公社印象”主题旅游目的地,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2021年以来,金台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统揽全局,制定《2021年金台区文旅局“三创一建”工作提升计划》,高起点编制《金台区全域旅游规划》,出台《金台区文旅系统宣传推介工作方案》,一项项强劲有力的措施,确保了金台区文化旅游产业“春满枝头花满园”,金台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金台文旅抖音累计投放500多部视频,粉丝量超过9万余人,点赞量达到320余万次,《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文化艺术报》、《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宝鸡新闻网、微金台、金台发布、金台先锋等百余家新闻媒体转发金台文旅2021年工作及活动开展情况,金台文旅微信公众号全年发表各类信息报道124篇,累计点击量突破20万次。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首届山地自行车公开赛、“金台区首届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宝鸡市金台区第三届油菜花节”、宝鸡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A级旅游景区专题现场推进会、“5·19中国旅游日”宝鸡分会场活动暨2021金台区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等宣传营销惠民活动,从各个方面展示了金台区文旅系统全体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金台文旅人正以坚定的信念、实干担当的作风,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谱写新时代文化旅游新篇章。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