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古籍里的春联”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1月18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举行,现场发布的21副“古籍里的春联”皆是出自经典,意蕴深厚。
据悉,国家图书馆利用丰富的古籍文献优势,策划举办“典籍里的中国年”展览,精选馆藏珍本26种,以中国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为纲目,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生动讲述典籍中有关年俗的历史故事、礼制民俗。同时,从15种古籍文献中撷取优秀吉祥的春联21副。其中,有最早见于“敦煌遗书”中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有选自《宋史》的名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专家们还特别从馆藏文献中挖掘了与“壬寅”年相关的对联“壬佩六符,允征吉兆;寅恭五服,相励和衷”。
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表达了中国百姓祈福迎祥、驱灾避害的精神诉求和美好愿望,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重要年节符号。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表示,国家图书馆每年春节前夕都会举办“名家带你写春联”“年俗文化展”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将中华典籍中关于年节习俗的传承与变化、春节等传统佳节背后深藏的历史底蕴进行挖掘和展示,并结合楹联、年画、剪纸等春节标识性符号,生动呈现我国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让国家图书馆成为广大群众体味传统年俗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
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还将整合馆内资源,策划推出“阅享春意筑梦冰雪”春节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读者在重拾传统新年民俗民趣的同时,感受浓浓的春节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