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5日
疫情中的“楼长”
  2021年12月30日,距离西安在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这一天,文化艺术报编辑齐敏成为所在小区的一名志愿者“楼长”。
  原来,随着防控升级,在封控管理一周后,齐敏居住小区居民购置生活物资成了难题。小区有一家便利店,物业便联系便利店协调了生活物资。为避免人群聚集,小区临时招募志愿者作为“楼长”,以便统计和协调居民所需。
  看到消息后,齐敏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成为本小区的一名志愿者,为所在楼栋的36户百余名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了方便服务,她打印了一号楼的群二维码,并挨家挨户敲门,让大家扫码进群,方便沟通,遇上老人,便让子女加进群,以便及时沟通。
  刚建微信群,齐敏成为“楼长”的第一件任务便来了。小区物业为方便居民,联系配送的标准蔬菜包到达小区,齐敏细致地统计、登记本栋楼各家各户的菜品需求,去大门口排队领回全楼所需的蔬菜,再一一送到登记住户的家门口。
  从这一天开始,齐敏的手机微信几乎时刻都在“闪”个不停:该做核酸了,要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通知,组织大家下楼排队。居民们买不到天然气的、家中锅炉损坏的、燃气灶需要换电池的……一桩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件件关系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事务都来到“楼长”手中,再由她一一与物业协调解决。
  虽为一号楼的“楼长”,在小区挨家挨户敲门排查居民做核酸情况的时候,她也担负着更多楼栋的排查工作,小区多为多层楼没有电梯,一天要上下爬楼数十次,但是面对居民们一句句“感谢”的时候,一切都觉得值得。
  居家工作的忙碌、疫情与长期封控管理积累的压力、柴米油盐烟火人生中无可预测的种种“意外”,成了疫情期间这位青年志愿者“楼长”面对的“新课题”。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齐敏表示,我希望通过我的服务,为邻居们解决一些疫情期间遇上的“小麻烦”,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也能为社区的工作人员分担一些压力,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倪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