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阳周故城 秦汉重镇
    杨桥畔汉代城址国保保护标志

    老坟梁汉代墓地M1壁画

  2016年初,陕西靖边县杨桥畔镇瓦渣梁村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无意中发现一座古城遗址,经该县文物、文化部门认真研究考证,认为其极有可能是秦汉时期的阳周故城。
  这年的11月初,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靖边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靖边县历史文化资源勘踏暨专题研讨会在陕北举行。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瓦渣梁所发现的古城遗址的勘踏及专题研讨。
  经过细致缜密的现场勘踏、对部分出土器物的辨析考证以及相关研究讨论,与会专家得出初步结论:“在瓦渣梁所发现的古城遗址与史料所记载秦汉时期的阳周故城基本吻合。”专家们建议靖边县相关部门加强针对阳周故城发掘、保护、开发的各类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并实时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工作。
  大将蒙恬与扶苏共同驻守上郡阳周
  靖边县境内的阳周城距今已有2346年之久。战国末期,阳周曾是秦国上郡所属的一个县治。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驻上郡阳周“北逐戎狄”(匈奴),夺取了上古中国的“河南地”(今河套地区)。蒙恬奉始皇帝之令,修造了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阳周城为其枢纽所在),并与扶苏共同驻守上郡阳周。史书记载当时上郡有10万户,人口60万人,号为“新秦之地”,直至西汉尚有“自行铸币之权”。
  汉武帝北巡曾在阳周城之南的桥山之脉祭祀黄帝,但在两汉之间,阳周却突然神秘消失于史籍之中。直至北魏时,阳周又被重新设县,属地不在陕北却到了今甘肃正宁,从而引发多种历史、地理、名著等关于阳周城的一系列错乱……
  榆林靖边县处上古中国“河南地”最南端之冲要之处。其境內白羽山脉西延昆仑山,北迎祁连山并与内蒙古高原壤接,南通子午岭至秦岭山脉,东经黄河入太行山脉,为诸山脉最为平缓之连接地带,且西、北、东三方皆有黄河环流。
  与阳周故城相关联的“奢延水、走马水、帝原水、黑水、先秦列城”等诸古水系、地理名,与郦道元《水经注》所记录描述的“阳周故城”地理位置和水系之名称及流向高度吻合。
  遗址内相关出土文物(如陶器“阳周塞司马”、瓦当“阳周宫”、砖窑“回形曲纹砖”遗迹、“铸币”遗址等),证明此地为先秦时的政治、军事中心重地。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此区域内,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由古城址及两处古墓地组成,该遗址位于无定河支流——芦河冲刷形成的川道内,城址位于芦河北侧,两处墓地位于芦河南侧。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2013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由古城址(瓦渣梁遗址)及古墓地(老坟梁墓地)两部分组成。该遗址位于无定河支流——芦河冲刷形成的川道内,城址位于芦河北侧,三处墓地位于芦河南侧。
  古城址所在地被当地人成为“瓦渣梁”,地表散布大量的砖瓦和陶器残片,文化层堆积厚达1—3米,曾经发现5万余枚新莽时期的铸币。勘测资料显示,该城址城垣轮廓基本呈长方形,边长约1000米伊1200米。其平面规模之巨大和使用、堆积过程之丰富,在陕北及河套地区也是少见的。遗迹和建筑基址保存较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军事研究价值。
  与城址对应的墓地已确定有三处,其自然地点名称分别为“老坟梁”“渠树壕”和“惠桥羊肠子”。其中,老坟梁墓地已发掘墓葬120余座,年代为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1997年在渠树壕墓地抢救清理汉代墓葬3座,2009年抢救性发掘墓葬2座(均为新莽时期的壁画墓,年代证据确凿)。这批墓葬已成为陕北西汉墓葬分期的最丰富的资料。这三处墓地中有大量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的壁画墓存在,而且大型墓上建筑、封土等遗迹保存较好,墓地布局清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另外,由于沙漠的南下,很多墓葬的墓上建筑、封土形制、层位关系、组群布局得以完整保存,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当时的丧葬过程、理念和祭祀制度。
   秦汉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城址
  2021年6月,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杨桥畔瓦渣梁汉代城址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
  在为期十天的区域系统调查中,调查队一行运用地理信息软件展开拉网覆盖式调查,采集到大量秦汉时期的砖、瓦、陶器、铁器、炼渣、货币、钱范等遗物,发现了多处文化层厚度达1—2米的断面及数段墙体,大致探明了城址边界,对于遗址的各功能分区进行推断,初步确认该遗址应为秦汉时期北方地区的一处重要城址。结合以往采集到的刻字砖瓦来看,该遗址很有可能是汉代的阳周城遗址。
  此次调查工作的开展,对于探究秦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对于下一步开展“阳周故城”文物考古挖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吴汉兴
  本版图片摄影/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