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1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地市
第A04版:追赶超越新神木
第T01版:国画周刊
第T02版:国画周刊·专题
第T03版:国画周刊·专题
第T04版:国画周刊·画学天地
标题导航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07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木文旅按下“快进键”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杨业公园
九龙山
天台山
神木石峁遗址
神木市俯瞰
杨业公园:成为城市形象新地标
“天高云淡,春色湖边看。独倚阑干凝望远,灼灼芳华烂漫。乱峰围绕溪平,娇莺恰恰啼声。矗矗杨城山外,英雄故里濛濛。”神木当地诗人一首文辞华美的《清平乐·杨业公园》,将这个神木市民眼中的“网红公园”描绘得细致入微。当记者近日徜徉其中,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清澈的湖面上水波潋滟,湖边的柳树婀娜地摇曳着身姿,碎石铺就的道路九曲回转,远处的石桥宛如玉带横跨水面,市民惬意地在这里慢跑、游乐……
印象中的神木,总是与煤炭关联,而看到这个高楼大厦间的城市公园时,神木的形象瞬时鲜活、现代、立体起来。这座南北长1120米,东西宽210米,占地约370亩,绿化面积约105亩的公园,以“塞上江南、城市绿谷、活力绿洲”为规划理念,配套建筑以新中式风格为主,廊亭彩绘及主题雕塑以杨家将文化为核心元素进行打造,已形成集“文化、人气、秀气、灵气”为一体的城市形象新地标,堪称神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
据工作人员介绍,杨业公园目前已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也为神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座看似普通的公园的建成,背后传递出了神木文化旅游大步发展的诸多内涵信息:近年来,神木市紧紧围绕“一山二水三城”文化旅游框架体系,以文旅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立足全市旅游资源特色,充分挖掘自身优质景观资源,推动旅游景区建设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神木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石峁遗址:积极创建4A文化旅游区
在《2021年神木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神木旅游有着如此明确的规划,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在对标对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指标体系,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同时,开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高家堡核心展示区前期工作,完成长城保护专项巡察问题整改,召开神木长城大会。此外,大力推动石峁申遗,启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项目建设,石峁博物馆将于10月1日开馆迎客。石峁古城遗址文化旅游区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启动天台山、碧麟湾4A级景区创建,大柳塔煤海塞罕坝中心公园和沙峁菜园沟民俗博物馆建成3A级景区。
不久前,在神木市举行的“文明起源和玉文化研究”专题研讨会暨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启动仪式上,神木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世书对于石峁的前景有着清晰的规划思路:神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为引领,聚焦石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标,按照国家4A级景区建设标准,开发和保护并重、投入与管理齐抓,加快高家堡古镇、石峁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配套项目建设,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承载力、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攀升。此次活动不仅是石峁遗址保护利用的新起点,也将是神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契机,神木市将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融合为方向,加快把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会议讨论认为,石峁遗址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并明确提出“石峁就是黄帝部族居邑”的重要论断,可以说,华夏族从石峁走来。同时,石峁在由石峁遗址渐变为石峁文化旅游区,进而蝶变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进程上,也正在通过大量有效而有序的工作向前推进着。一方面推进申遗工作。根据申遗工作需要,争取成立省级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申遗工作方案,推进石峁遗址申遗文本编制,积极与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联络,加快考古资料的整理刊布,补充完善申遗考古资料,展示遗址的历史内涵、文化价值,大力阐释和挖掘遗址突出的普遍价值。推进秃尾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摸清石峁文化在秃尾河流域的遗存数量和内涵。统筹协调和对外联络申遗等工作,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另一方面,深化宣传教育。丰富文化宣传平台,开展石峁文化进校园活动,高质量完成《石峁遗址志》编纂工作,制作石峁遗址的科普宣传片,建设智慧石峁景区,与省市宣传文旅部门合作,推进石峁题材的电视电影、动漫游戏、歌舞诗画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让石峁文化活起来。此外,推进展示利用工程、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进度,做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验收挂牌准备和4A文化旅游区创建、5A景区建设规划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动考古遗址公园配套项目建设,不断筑牢遗址本体保护安全防线。
石峁遗址对于神木文旅发展的意义毋庸置疑,正如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处长张凌云在发表于《人民日报》上的文章《石峁山上皇城台》中指出的那样:“从曾经繁盛一时的上古都邑,到如今名不见经传的黄土村落,一切归于平静,一切又始于喧闹,这里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将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凝聚,为世人揣测命运提供了一扇清晰的窗口,可以神游古今,一眼千年。”
大柳塔塞罕坝中心公园:提供生态再造范本
来到神木,处处有新景,时时有新意。提及神木旅游发展路径的创新,大柳塔塞罕坝中心公园算得上是一个绝佳的样板与标杆,公园的全称是“大柳塔煤海塞罕坝中心公园”,位于神木市以北、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该区域此前属于煤矿采煤沉陷区,过去植被稀少、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为加快生态修复,打造国内一流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塞罕坝中心公园在由水利部评定的“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示范点等框架下,初步形成集休闲、娱乐、科教为一体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典范,公园内植被茂盛、色彩斑斓、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现有植物100余种,草本29种,配套各类主题公园及功能区30余处,栈道和游览步行道50余公里。昔日高污染、高能耗的煤矿,如今华丽转身,转眼间已成为镶嵌在陕北高原上的一颗文旅明珠。工业遗存变废为宝,一座公园的落地生根,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同类工业遗存提供了一个具备借鉴价值的生态再造范本。神木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正是在这样一步步的创新中迈开了步子,以跃升的姿态进行着升级、蝶变。
“引客入神”奖励促进旅游业发展成果丰硕
此前,一份由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与相关机构共同研究的《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报告》发布,引起公众瞩目。其中,神木市入选2020年最具投资吸引力十佳县市,排名第九位。近年来,神木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程度上持续发力,先后出台了《神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通过推行“保姆式”服务,开展以“服务全过程、服务全天候、服务全覆盖”,增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信心,积极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在全力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神木市高质量编制了《神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制定了《神木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把文旅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进行培育打造。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促进神木旅游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查阅《神木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神木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可以看到,在文件中对市场主体培育、文艺与社会科学类作品、影视作品、民办博物馆、旅游产业项目、品牌景区景点、旅游配套产业和“引客入神”等领域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奖励。
记者了解到,今年神木市安排专项奖励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其中“引客入神”奖励是促进旅游业重要内容之一,奖励办法将试行两年。深入了解细则可以发现,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神木市可谓做足了功课,下足了功夫:办法明确表示对于具有合法资质的旅行社组织神木以外民航、火车、大巴旅游团队到神木旅游,单次人数分别达到30人以上(含30人)、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上(含100人),在神木游览3个A级景区且至少住宿一晚的,可获得5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且单次人数增加还可增加奖励。对于旅行社组织自驾车旅游团队、入境旅游团队,也同样给予相应奖励。旅行社开通从神木以外城市到神木收费景区的旅游直通车,符合定点定时定线定价定服务标准的,全年开行20个班次的,也可获得奖励。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引客入神”政策落地后,包括神木市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在内的众多活动相继开展,吸引了来自山东省以及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近200个大巴旅游团队、3.5万人次走进神木感知神奇,截至2021年5月底,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8000多万元。
神木市积极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引客入神”政策落地实施以来,神木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加大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全域文化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光鲜的成绩背后,是神木这座正在崛起的文旅之城厚积薄发,笃行致远的孜孜以求:围绕群众所需、游客所想,深入推进文化赋能行动,持续提供优秀文化和优质旅游产品,让来到神木的游客切身体验到,“神木之旅”是一次身心温润之旅、一次文化熏陶之旅、一次思想充盈之旅。
由此,可以预见,神木在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建设的新时代神木新定位、新坐标推动下,在文化和旅游“排头兵”的有力奋进中,不负韶华,未来可期。一座文旅之城,一颗文旅之星正在冉冉升起:2025年,建成杨家城、神木老城、石峁城、神木黄河大峡谷等4个国家4A级景区;到2030年,建成杨家城、石峁城2个国家5A级景区,将神木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韬
本版图片由神木市融媒体中心崔亚军提供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