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0日
海伦·斯诺“架桥人生”图片展在西北大学揭幕
海伦·斯诺“架桥人生”图片展在西北大学揭幕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赵命可)为纪念海伦·福斯特·斯诺来华90周年,海伦·福斯特·斯诺——“架桥人生”大型图片展揭幕仪式7月9日上午在西北大学举行。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创始人、著名斯诺研究专家安危,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惠树成、马珂出席揭幕仪式。
  本次展览的图片和说明文字由美国杨百翰大学图书馆提供。同时,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也是该馆在中国唯一授权的海伦·福斯特·斯诺图片展合作伙伴,负责与国内各地巡展单位的联络和展览相关事宜的协调工作。6月下旬开始,该展览的部分内容在革命圣地延安展出。据悉,巡展还将在中国江西南昌、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展出。
  海伦·福斯特·斯诺是20世纪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于1937年冒着生命危险,突破国民党重重封锁,只身奔赴延安。在那里,她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撰写并出版了《西行漫记》的姊妹篇《续西行漫记》,首次向世界介绍了红色中国的真实情况,并鼓舞了成千上万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加入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安危在开幕式指出:“这个展览是西北大学‘心怀民众、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教书育人的又一生动体现”,安危高度肯定了西北大学在学习研究斯诺、传承斯诺精神、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大力开展民间外交和文化外交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胡宗锋院长率领的翻译团队,以斯诺夫妇30年代向西方世界译介中国现代文学为榜样,把陕西当代著名作家的文艺作品,一部接一部地翻译出来,共计15部已在国内外出版发行,为促进“民心相通”做出了独特贡献。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在启动仪式上说:“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的转变,很多外国人是不相信中国的这些转变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师生,特别是外语学科的师生,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但要学好外语,夯实牢固的母语和文化基础,也要多结交像埃德加·斯诺和海伦·斯诺这样的国际友人,‘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海伦·福斯特·斯诺文献当中最具价值的当属其中多达一万多张的各类照片,其中大多数是海伦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访华期间所拍摄和收集的珍贵图片,其中不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珍贵照片,同时也有一·二八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西安事变前奏、中国工合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珍贵历史图片。最令人瞩目的是,海伦在中美关系解冻后两次重访中国,再次记录中国的变化。约翰·莫斐表示杨百翰大学将与西北大学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紧密合作,将海伦·福斯特·斯诺文献特藏中的一万多张图片的说明翻译成中文并由西北大学图书馆提供中国境内的浏览服务。西北大学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正在与美国杨百翰大学合作翻译出版海伦的几十部尚未与中国读者谋面的作品。
  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对于“海伦·福斯特·斯诺图片”中美巡展活动的促成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