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6日
守正创新 导出网络时代超级“新晚会”
守正创新 导出网络时代超级“新晚会”
    “在灿烂阳光下”陕西省青少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导演组(右四为师小农)

  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文艺委员会举办的“2021年春节晚会、春节特别节目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报送的《“和美之约”2021丝路春晚》从全国近50家单位、2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年春节文艺晚会组“最佳作品”,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春节联欢晚会》齐名。全国报送作品中,唯一的“优秀导演”奖也花落陕西。
  这是继2013年《春到长安——陕西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获全国电视春晚一等奖后,陕西春晚又一次获全国性奖项,而这两次获奖春晚的总导演都是师小农。
  时隔8年,再获大奖,执导“2021丝路春晚”让师小农对网络时代的春晚有了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云端连线36国 环球直播27小时 融媒时代导出超级春晚
  2020年下半年,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成立,在这样特殊的节点上,策划一场规模宏大且有新意的春节文艺晚会就成了众所期待的事。2020年底,时任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副总编辑师小农接到任务,开始着手策划“丝路春晚”项目。“我们是将它作为媒体转型的项目来策划的,分为‘2021丝路嘉年华’及‘和美之约——丝路云春晚’两部分。采用大小屏联动,云端连线五大洲36个国家,环球直播27小时。”由于创意新颖,形式少见,2021年1月中旬,该项目被中宣部正式列入“2021春节文化走出去”工作计划,同时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2021视听中国”对外传播第一个重点项目。
  由于节目时长远超以往任何一场活动,且联动多个国家,让执导七届陕西春晚的师小农倍感压力。
  “每个环节都不能乱,还要保证有趣,对于我们的策划团队、执行团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师小农团队将24小时的大时段全媒体直播分为舌尖年味、丝路宝藏、早安地球、文艺无国界、丝路一家亲、我的中国心等17个板块,隔屏饕餮环球美味,解密丝路宝藏,“第一视角”展现全球各地惊险探险项目,“慢直播”近距离欣赏全球宠物。通过丰富的内容,展示异域中国年味。
  2021年2月3日晚7点半,作为“和美之约——丝路云春晚”的预热节目,“2021丝路嘉年华”率先启动。直播活动主会场设在大唐芙蓉园内,“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和地区设立云直播会场,通过实时连线等方式联动全球,打造一场属于网络新时代的“云丝路”融媒体系列活动。来自全球各国30位中外大使通过直播节目,为中国人民送上温暖祝福。
  “我们在传播形式上也有创新,极具融媒特色。可以用手机看直播,用电视看晚会,也可以电视+手机双屏互动。巧妙运用短视频、慢直播、Volg等技巧,改变了晚会惯常使用的单向‘只读’模式,让传播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双向互动。”在师小农看来,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全媒体直播活动拓宽了晚会的形态边界,也成功打造了中国春节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案例。“据会后统计,我们这场直播在国内全网传播量达到了5.6亿,同时触达3.2亿IPTV用户。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晚会进行了转播,海外受众总规模达3亿人。”
  如果说前面的24个小时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参与的乐趣,那么随后的3小时晚会,师小农团队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竭力展现出来。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怎样能够把西安城墙的雄伟展现出来。西安人都知道西安的夜景美、城墙美,但怎样把这种美让更多人看到,这台晚会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也远超我们的预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文艺委员会的评委用‘恢弘大气’形容观看感受,我就知道,这个场景选对了。”
  2021年2月4日晚8点,24小时大直播结束。当韩城行鼓震响西安永宁门广场时,“和美之约——丝路云春晚”正式启幕。永宁门广场首次成为大型现代化融媒体直播演出场地。现代舞台与古老城墙相结合,展现出了时空交错的华美之姿。
  “我们想突出丝路主题,体现‘民族与世界交融,世界与民族碰撞’这样一种感觉。多国家转播也让我们更多地考虑到国外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18位来自不同省市的主持人,极具地方风情的《丝路民歌联唱》串烧了山西、湖北、广西、江苏等全国12省的民歌,新疆舞与印度舞、敦煌舞与斗牛舞、蒙古舞与佛朗明哥你方唱罢我登场,乌克兰、塞拉利昂、巴哈马等国家歌手齐上阵,多彩的文化在丝路春晚的舞台上尽情绽放。
  “和美之约——丝路云春晚的全网传播量达到5.6亿,抖音直播总看播量达210.3万人次;头条微话题总阅读量达3769万。数据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台晚会的效果。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到不迎合、不媚俗,以更网感、更时尚、更年轻的方式彰显东方气韵,这台春晚我们做了尝试,获得荣誉也是对这份尝试的侧面肯定,但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创新传播方式 生动讲好故事 不断探索多维表达
  作为一位有着三十余年丰富从业经验,先后策划、导演百余台全省、全国大型活动与晚会,并屡获专业大奖的导演,师小农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新的传播业态下,导演一台大家喜欢看的文艺晚会?这一次次成功的尝试,也让她逐渐有了答案。“优秀的节目导演应该是有创新、敢突破、善思考、会总结的。一台好看的晚会必然是生动鲜活的,我们要守正更要创新,在讲故事的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传播形式上下功夫。”
  2021年4月,在导演完丝路春晚后,师小农又投入到黄陵祭祖大型活动的导演工作中,“今年的黄陵祭祖,我们摒弃了传统的直播方式,在这种大型活动中再找新点、重新策划,从黄陵的第一缕阳光开始直播,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2021年5月,师小农接到新任务,担任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在灿烂阳光下”陕西省青少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暨“童诗心语歌百年”颁奖仪式总导演。
  “我们在策划前发出了几百份问卷调查,想要知道孩子们心中最喜欢的晚会是什么样的,如何给他们讲好党的故事。”
  与以往大型晚会不同的是,本次晚会打破了传统主持人串场的形式,创新性地采用讲故事结合视频互动的方式。“我们创新节目编排形式,通过戏剧表演和多种形式文艺节目的串接,生动演绎了‘南湖星火’‘峥嵘岁月’‘太阳升起’‘希望的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党史故事。”
  6月20日,这台由1500余名青少年儿童参与演出的大型晚会完成录制,活动结束时,全场沸腾。宝鸡市关工委副主任张育仓评价:这是一台高水平的文艺晚会,一堂高质量的党史教育课。史诗般的内容和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艺术享受。
  能够在很短时间里,统筹调动千人演出队伍,并能将节目巧妙编排,获得肯定和好评,考验的是总导演的功力。这一次,师小农又成功过关。“这场晚会将于6月29日19:40在陕西卫视首播,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喜欢。”
  如今执导每一次晚会和活动,师小农都在不断尝试和摸索。“我觉得,通过这些活动,大家的观念慢慢变了。数字时代,如何以更生动、更鲜活、更直观的方式讲好每一个故事,如何更好地利用5G、AI、大数据、AR/VR等技术,实现创意迭代、多维表达,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震,这是我们未来要一直探索的方向。”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