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3日
“榆阳模式”登上国际学术论坛
“榆阳模式”登上国际学术论坛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高忠平)6月19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高质量发展探索——陕西实践”为主题举办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高峰论坛,榆林市委一级巡视员、榆阳区委书记苗丰应邀发表主旨演讲。
  学界一致认为,榆林市榆阳区经过近年来的追赶超越发展,不仅建成了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国家能源重镇,也成为了农村改革、三产融合、农业机械化等“三农”领域的“国字号”示范样板。特别是整区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榆阳模式”,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先进典型;陕西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在全省总结推广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充分表明“榆阳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为陕西乃至全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经验。
  苗丰在论坛主旨演讲中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总结推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榆阳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经验:第一,农村产改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治本之策,应当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第二,农村产改的根本目的是群众增收、共同富裕,应当抓实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三,农村产改驱动乡村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升级,应当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共治共享。
  农村改革发展的“榆阳模式”在本次国际学术论坛上引发积极反响,与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一致认为,“榆阳模式”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制度路径与实现方式,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最初的利益分配机制,拓展成为了更加系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机制。农村改革发展“榆阳模式”的实践范例将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编入《迈向高质量发展——陕西的实践探索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