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8日
我与老郎画社
我与老郎画社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应老郎画社的邀请与王宽等五位老师一起举办“长安清风”书画联展,对我这个于艺术“半路出家”的人来说又是一次走进关中向长安高手学习的难得良机。
  老郎画社是在长安这片沃土中大浪淘沙走出来的一个十分活跃且极具影响力的艺术群体。我与老郎画社的五位艺术家相识交流也有八年多的时间了,每当与大家提及他们,总会听到很多赞誉之声。他们的集合没有过多的规则与章程,重道义、施爱心、嗜美酒,痴于艺、醉于道是共同的信条。五位先生虽然来路不同,但个个都是典型的西北汉子,忠厚耿直、大气坦荡、品格如竹。平日里他们游走于山水与百姓之间,玩味在书斋与水墨之中,品生活、论艺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不止步。他们淡泊荣利,远离喧闹,经常在书斋里一起学术研讨与创作评审,并不断调整改进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纵观老郎画社每年的艺术创作与闹春活动,所展示的作品气象越来越宽博大气,内容形式越来越丰富有趣,非常接地气,有腔调。
  当下艺术的组团,也是人以类聚,道以群分。同道爱好,探求于艺,有益身心、有益社会。老郎画社五位艺术家虽风格迥异,但不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人物,其作品个个清新高雅,具有较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王宽在老郎画社中年龄最小,却因好玩会玩赢得“老顽童”的雅称,他大度睿智,豪情万丈,对什么都有兴趣,不论谈艺术谈人生甚至谈女人,其认知独到,与众不同。他来自陕北边塞,原生态的心境让他的艺术人生纯粹生动,他的山水画气象大容万物,既现实又浪漫,如诗如歌,耐人品味。
  郑培熙低调务实不张扬,在与之交往中始终给人厚重稳健的外在印象,其实他内心有一个激荡多彩的世界,他智慧幽默,风趣从容,仅从言谈和肢体动作中就能看出他有十足的艺术才华,如果不是“误”执画笔而从事声乐,以他浑厚纯正的歌喉与情调,拿个梅花奖是不在话下的。培熙作画以写意花鸟为主,其画格局高,层次丰富,且有穿透力,他在艺术创作中不仅善谋篇布势,更注重细节经营,近年来他和王宽一样极具创作冲动,不仅产量高,品质更优,他创作的每件作品都非常精彩。
  尚申三出生在上海,生长于长安,当过兵,阅历丰富,饱经风霜,出道早,名声大。他勤学敏思,善观察重感悟,作品多以农村现实生活为题材,作品主题鲜明,造型凝练准确,创作手段灵活、多变、常变,笔墨浓淡相宜,尤其是他的大尺幅作品,众多人物,个个富有神情。申三兄尤其擅长对历史故事人物的刻画,寥寥数笔便能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古贤,他虽也在写意,但与众不同,他的写意是在似与不似的画面里揭示现实生活,雅俗共赏,让大家看得懂好接受,这才是一个艺术家的高明之处。
  张炳文不善言表,注重装束,优游潇洒,尽显远古士大夫风骨。炳文的写意精神在传承魏晋汉唐的高士逸风,他不畏艰难,敢于向诸多传统课题挑战,他把夸张的线条造型与夺目的水墨色彩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虚无缥缈之间走出了一条融现代文化特征的新路,他所创作的写意人物清新脱俗,神圣高古。
  墨隆先生温和质朴,言语直率,不藏不掖。作画以花鸟为主,辅之人物,其画风正贴近写实,笔墨酣畅,疏密有致,虚实相间,置花鸟于藤蔓与山水之中,其画花鸟形神兼备,景色和谐生动。细品之,我们可以在墨隆先生饱满的画卷里感受到新的时代气息以及一个艺术家的博大情怀。
  这次展览冠以“长安清风”,寓意深刻。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云:“我扶立当今圣明主,欲播清风千万古。”可见,寻清至洁乃古今贤人之追求。清,重在要求做人行事应明白、淡泊、闲静、无私、无畏;风,则倡导形成一种新的气象与风尚。老郎画社五位老师既不贪名捞利,也不乱色风流,属高“清”和纯天然之类。
  说心里话,与他们一起办展压力还真不小。为了此次展览,我在创作时除了坚持以“二王”的行草书为基调写小行草之外,增加了楷书和大行楷的内容,作品形式也别具一格,有中堂有对联还有斗方和大横幅,在结字和章法上,力求多变与自然书写。求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这些年太忙,现在静下心来,也在不断调整充实,不断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尽管如此,展览作品依然还会存在许多问题,希望大家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