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6日
我们那时候
我们那时候
  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地方,小孩子爱玩是天性。
  以前,农村孩子,不像城里孩子还有专门的玩具,更不像现在孩子一有时间,一人抱着一个手机。孩子们除了学习外,还有繁重的家务要做。为了玩,孩子们随时随地,自制玩具,天地无限,自由发挥。比如捡个薄石片比赛打水漂,看谁的石头漂得好,捡个小土块比赛“散远远”,看谁散得远。
  弟弟当年大中午在河边一个人玩泥巴,“修渠筑坝、引水灌溉”,我们叫“坝括括”。现在想起来像个有模有样的水利专家,他的小工程引来大人们的赞叹。一次母亲去撵他回来吃饭,看到眼前的景象一改以往脾气,没有打骂,而是耐心看他作业。多少年后母亲提起此事,不由得眉开眼笑,说弟弟小时间就聪明,“坝括括”可能行哩!
  我们那时候,男孩子打土仗、捉迷藏、打瓦儿、滑冰车、掏鸟蛋、弹杏核、扣麻雀;女孩子,“拿子”“拿骨头儿”、跳方、踢毽子、翻绞绞。大家经常都玩得不亦乐乎,顾不上吃饭。大人叫好几次不肯回去,有时急得拿起扫把往回撵,可孩子们就是玩不够。
  这些玩法,好像老天布置的课外作业一样,曾经伴随了我们的幸福童年。
  女孩子玩的都是技巧,没有男孩子那么多的套路,也没有物质输赢。“拿子”“拿骨头儿”,现在的人可能不大明白!二者玩法一样,主要玩具是光滑的小石子,或者是羊后腿膝盖骨。这个小骨头来之不易,一只羊只有两个,是一块独立骨头,像个小竹鼠,上面圆润光滑,我们叫背。下面身正心圆,我们叫心。两侧对等,形如卧蚕,我们叫楞。一个村子一年就中秋节杀几只羊,一家分到手的肉就很少了。分到羊腿大人不高兴可孩子高兴,大人想的是骨头多了肉就少,孩子想的是能得到一个好玩具。有时,女孩子会把它染得五颜六色,煞是漂亮好看。
  拿骨头要有一个很精美的小沙包,里边装的一般是糜子或谷子,大小根据自己的喜好,但不能装得太满。沙包一般都是自己缝制,记得邻居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把母亲准备做鞋面子的红条绒剪碎做沙包,母亲发现后她挨了打,之后母亲又一口气给她缝了几个红条绒沙包。
  小沙包,拿子拿骨头用时,一般不装沙子,是因为太重下降速度太快,也砸得手疼,也不装糠皮、麸子,太轻抛出去没有方向。
  这个玩法经常能把女孩子的小指磨得出血。
  孩子终究还是孩子,在玩耍中你拧我一下,我踹你一脚那是常事。现在的孩子打小玩的天性就被扼杀了,殊不知,看似简简单单的玩,隐藏着不少大智慧,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了统筹安排,计划行事;学会平等相处,公平竞争;学会相互配合,团结“对外”;学会顽强拼搏,不惧严寒酷暑;学会了辨别是非,分清真善美丑;学会知敬畏,懂服从;学会处理小问题,矛盾不上交。殊不知玩是最好的智力开发,孩子们有的小小年纪就显露出高超的组织指挥才能。那时候有不少人很有出息,没有听说过什么抑郁的、动不动就为父母不给零花钱要死要活的,更没有走极端的孩子。
  现在人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娘胎里就开始胎教,孩子的玩性没了。却不知道玩字是王和元组成,王即王者,元意思是指人头或高处。也就是说会玩的孩子、玩好的孩子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成为真正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