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1日
小说连载·草圣怀素
草圣怀素(36)
草圣怀素(36)
  第十七章 绕道东都觅圣迹,官驿偶遇颜真卿
  怀素随官驿马车在一个初冬的黄昏到了洛阳。
  这里驿丞姓王,叫宗显,和邬肜也是朋友。他安排怀素吃过晚饭,稍事休息便陪他骑马夜游洛阳城。尽管已经是夜晚,但其建筑廊悬梁挑,街道灯火辉煌。怀素对王驿丞道:“王驿丞,洛阳城如此繁华,无逊于长安啊。”
  王宗显答道:“没错,洛阳习惯上叫东都,也有人称它为‘神都’。长安城有两市一百零八坊,洛阳城有两宫三市一百零三坊。光紫微城就有六千多亩(四平方公里)。高宗把洛阳定为永久性东都,而不是朝廷之行宫。每个衙门都在洛阳设分支机构,还在这里办起东都国子监。朝廷经常迁往新都处理公务,已成为定制。您看这洛水穿城而过,给其增添了灵性与生机,比起西京长安也不差!”
  洛阳城初冬之夜晚,已经凉森森的。他们转了约一个时辰,感觉有点冷,王宗显便安排在洛阳城繁华的承福坊中最好的酒楼吃饭。
  这个酒楼在承福坊西南角,坐北面南,西依宫城,南临洛水,是个慢饮赏景的好去处。
  王宗显是性情中人,和怀素一见如故。上了酒桌,越发黏乎。
  饭店掌柜和王宗显是老朋友,也过来敬酒。
  王宗显对饭店掌柜道:“这位上人,你不认识,但他表兄是你座上宾邬兵曹。他之书风大有邬兵曹之风范,他也是名动西京的书法家,法名怀素,字藏真。”
  说到怀素掌柜的不认识,但提到邬肜他太熟了。掌柜兴奋地道:“俺与邬兵曹本来就是酒友,兵曹只要来洛阳,必来这里,俺柜子里还有他好几幅墨宝呢。”
  酒过三巡,菜品五味,他们个个面红耳赤,渐渐显现出了醉态。王宗显乘酒兴对掌柜的道:“邬兵曹墨宝你已经有了,那怀素上人之墨宝不妨也收藏一幅,何如?”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掌柜起身拱手道。
  怀素只要痛饮,便发书兴,见此情景,也不推辞,端起面前酒碗一饮而尽,道:“如此小菜一碟,乃举手之劳也。”
  掌柜立即吩咐下人取来文房四宝,亲自研墨润笔展纸。怀素离席端着碗酒,走到台前并不急着去写,只是盯着桌上那方纸来回踱步,打着腹稿。众人目光都随着怀素来回移动,刚才酒席上的喧嚣一下子没有了,整个屋子静得能听得见呼吸声。
  酒精作用下,怀素兴奋异常,他绕桌子转了几圈,用脚把旁边两条凳子拨开,抱拳起势,半倾半斜,似倒非倒,打起了醉拳。
  众人看得入神,他收了拳,大呼道:“把酒上满。”早有人递过一碗酒。他右手捧碗,走到几案前看着纸墨,脑子里蹦出的还是李白的《将进酒》。此刻,他胸中墨彩汹涌,激情澎湃,将那碗酒仰脖一灌而尽,一声狂啸,酒碗随声掼出,在墙角处发出一声清脆的破碎声。随后,他矮小的身子纵身一跃,濡墨搦笔,携风带雨,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众人屏住呼吸,目光紧紧随着怀素笔触上下翻飞,左右跳跃,生怕一眨眼误过了那精彩一刻。屋子很静,只有毛笔沙沙沙杀纸声。观者全都沉浸在怀素的线条世界里,打心眼里惊叹他的气韵和神速。眼看一笔墨写了近二十个字了,待干枯得无法再写的时候,怀素仍枯中求墨,速度不得不慢下来,但笔法却表现得更清晰了,这也是他苦心钻研邬肜传授技法的心得。书到最后落款“沙门怀素”那一点之时,怀素一声呐喊戳将过去,笔落纸时再用力一拧,并向左下勾出,其势似有千钧,如高山之坠石,似离弦之飞箭,至此,怀素戛然收笔,满堂如梦方醒,一片哗然。皆惊叹于如此不法传统、奔放泄泻、激情四射的狂草。
  怀素的吼声引来不少食客,掌柜推着众人道:“各位客官,写完了,散了散了吧。”
  “慢,移步大厅,俺再书一纸。”怀素写字,向来人越多,场面越大越来劲,他有着异于常人的表演欲。他不顾掌柜的阻拦,移步大厅,继续狂书。
  趁怀素饮酒当儿,掌柜的捡起笔,写了一横道:“上人,俺也酷爱书法,但俺之笔划来总觉无力,何故?”
  怀素在纸上迅速划了两条横线,问:“掌柜可仔细看看,此两条线有何不同?”
  掌柜的偏着头仔细看,旁边有人道:“好像上面这条扁平,下面这条圆润?”
  “对。为何会如此?”怀素追问道。
  众人无语。
  怀素放慢笔速示范道:“此为裹锋与铺毫之区别。老祖宗发明的毛笔非常神奇,书时若完全打开,便是铺毫。反之,起笔绞锋逆入,行笔之中,虽有毫铺开,再行绞裹,保持裹锋锥体,就是裹锋。铺毫扁平漂浮,裹毫沉凝有力,篆、草多用裹锋。”
  众人连连称奇。
  怀素真醉了,被众人抬回驿馆。当他被尿憋醒的时候,发现躺在暖和的炕上,从窗子望去,日已三竿。他刚起身,王驿丞就进来了,道:“上人,睡得可好?”
  “真解乏啊,一觉就睡到这个时辰。”怀素对王宗显道,“王大人,我准备明日起程回零陵老家,今日欲去寻访观赏名人墨迹。”
  “昨晚上人醉了,抚州刺史颜真卿大人来了,他说认识上人。你见不?”
  “啊,颜大人在此?明日贫僧不走了,正好见教于他。”
  怀素顾不上吃饭,立即起身去客厅拜见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