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1日
“十四五”期间将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
“十四五”期间将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规划明确,完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遗馆,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
  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地方非遗馆,推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配套改建新建传承体验中心,鼓励建设具有民族、地域、行业特色的非遗专题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形成包括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
  规划鼓励建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推动职业院校设立民族传统技艺等相关专业。
  规划明确,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脱贫地区的非遗保护支持力度,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并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工坊建设和运行机制,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非遗保护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
  《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性保护、坚持依法科学保护、坚持守正创新作为基本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
  同时明确了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加强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6个方面主要任务,并通过8个专栏对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加强经费保障4个方面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形成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