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4日
崇文尚古 问墨江南
崇文尚古 问墨江南























  2021年5月15日至20日,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一行15人,行程3800多公里,进行文房四宝和书法文化遗迹考察。从西安出发,于湖北省襄阳市米公祠拜谒米芾,于湖北省黄冈市东坡赤壁“东坡祠”拜谒苏轼,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毛笔生产基地参观毛笔的制作过程,于江西景德镇瓷器制作基地欣赏精美瓷器工艺并体验瓷器书写,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参观歙砚的制作加工并在老胡开文墨厂参观古法制墨的全过程,继而走进绩溪县参观民间工坊传统艺人的墨块制作技艺,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故居参观,走进绍兴兰亭雅集并参观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参观古法制作宣纸以及现代工艺再加工的全过程。
  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中,笔、墨、纸、砚雅称“文房四宝”或“文房四士”。 宋代陆游诗云:“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随着时代的变迁,“纸墨笔砚”的传统书写方式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承载,笔墨纸砚一直盛放着永不磨灭的精神之花。对书画艺术家们来说,那种崇文尚古的情结更是未曾远去。比如文学创作中的“润笔”一词,形象地勾勒出毛笔在砚台中的旋转游动,并与水墨、宣纸的和谐共融,给人们勾勒出一幅逻辑思维与语言体式相结合的画面。
  从西安出发的那个早晨,天空下着稀疏的小雨,初夏的江南更是淫雨霏霏,倒也躲避了闷热之苦。在风雨中出发,每位团员兴致勃勃,一路欢声笑语。神奇的是所到之处,除了泾县一程,常常是骤雨初歇,天空一片晴意,使考察活动轻松方便、惬意舒适。在制墨现场,工匠艺人黑兮兮的双手干着最干净的事,在抄纸工厂,工人们俯身捞纸,现场令人感念。还有毛笔、砚台的生产制作现场,人们以这种方式将文明的果实传承下来,使我们能够领略到先辈的风采与创造,同时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我们一直坚信传统的力量,组织这样的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此次活动行程之远、涉及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都是较为少见的,其内容之丰富可谓琳琅满目,成为所有书画艺术家心向往之的旅程!
  组织系列考察交流活动是陕西省青年书协2021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此次的文房四宝和书法文化遗迹考察就是对年初计划的很好落实。参加此次考察活动的有陕西省青年书协主席王永坡,副主席梁林波、符浩、艾振华,秘书长刘勇,副秘书长蔺云鹤、吕全斌以及薛鑫、张远智、王伟国、孙亚丽、王红梅、焦娟、杜芳林、张静雷等理事会成员或会员,成员来自西安市及陕北、陕南、宝鸡、咸阳等地。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薛鑫

  赤壁游记
  ○ 薛 鑫

  辛丑建巳上浣,访学至黄州东坡赤壁,是日雨过天晴,风清气爽,诸君拜谒苏子像,无限感怀。观览二首寒食诗,写尽谪居凄苦;品读前后赤壁赋,畅想苏仙豪情。后世文人墨客,览之者如潮而至,习之者勤学而修。
  东坡一生,或诗或赋、或书或文,无拘无束、无相无作。观子瞻遗迹,笔法古韵十足,线条游龙惊凤,令人意悦欲书,心追手摹之间,领略坡仙大处落墨、大气磅礴之情。复观其作,从容、沉着处,精之至也。既宠辱不惊,亦泰然自若,而“肉丰骨劲,跌宕自然”,怎一个“雅”字了得。细品其作,率性、洒脱处,畅之至也。似利箭排空,若风行江上,且“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怎一个“妙”字了得。
  有宋以来,文运新开。苏子“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虽时人因时而化,各领风骚,百花齐放;然东坡守文持正,崇尚古法,不和于俗。非东坡之愚也,实乃苏仙明智也、博达也。其韵味古雅,楚楚有致,意忘工拙,大道至简;其风格谨密,端庄丰秀,萧散雅逸,超乎尘外。今人作书,刻意求变、彰显个性、素隐形怪,非今人之智也,实舍本而逐末,无源之水,何以存之?唯有崇尚古法,或可齐于古人。
  信步翠竹间,有鸟鸣婉愉,风动花香。感怀“古今往事千帆去,风月秋怀一篴知”。寄情山水,祥云丽日揽胜;沐泳清风,慨古惜今抒怀。赤壁怀古,且看“大江东去”;临池悟道,展望“江山如画”。“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永坡先生曰:“赤壁之游乐乎?”众人齐声:“乐哉!”遂驱车一路欢歌笑语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