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9日
新馆开放 跨领域合作 教育活动展演 视频大赛颁奖
“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活动好精彩
“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活动好精彩
    签约仪式现场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

    秦陵彩绘铜车马二号车    梁飞燕/摄

(现场视频请扫二维码)

  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今年的陕西主场活动设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借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与观众互动体验,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服务文化发展、文明传承、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消费、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我省博物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陕西省文物局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合作签约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让历史,文物知识走进千万家,陕西省文物局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省教育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军林,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利,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炜见证签约。陕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继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宋亚萍代表双方签约。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自成立至今,与陕西省文物局一直鱼水相依,在共同保护、发掘、传承、弘扬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携手打造了一大批文化精品。由文物局专家担纲、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神韵与辉煌》《三秦瑰宝》成为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外宣传推介陕西厚重历史文化的名片,《关中地区出土西周金文整理》《长安凤栖原韦氏家族墓地墓志辑考》等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唐墓壁画全集·陕西卷》《五至十世纪统万城夏州城考古发现与研究》成功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张天恩研究员集十年心血倾力打造的《陕西金文集成》斩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填补了陕西省该奖项的空白。《西安碑林名碑》《大唐风韵》《金珍银英——何家村出土金银器》等成功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被翻译为英文法文两种语言,将陕西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远播海外。双方这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继承弘扬陕西地域文化、打响陕西文化品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陕西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举行多项重要揭牌、授牌活动
  陕西省科技厅和省文物局领导共同为“陕西省陶质及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由秦陵博物院与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依据“边建设边运行”方式,经过多年努力于2019年由省科技厅验收通过。随着显微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离子色谱仪、万能试验机等大型仪器设备陆续进入新文物保护研究与修复中心,极大地改善了文物保护修复硬件条件。近年来工程中心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5项,专利5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在陕西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当天还为陕西省第三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进行了授牌。此次授牌的代表单位有:铜川博物馆、渭南市博物馆、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留坝县张良庙博物馆。
   秦陵铜车马博物馆试开放
  “青铜之冠”秦陵两乘彩绘铜车马已于近日运往新落成的铜车马博物馆并完成组装布展,铜车马博物馆于5月18日试开放。
  两乘彩绘铜车马此前在位于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内对外展出,展厅以铜车马的展示为主,辅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现场照片、铜车马相关青铜制品、铜车马连接工艺及制造工艺的展示。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馆选址在秦陵封土西南角,总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新馆建成后,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铜车马的重要价值,更能有效缓解铜车马展厅的观众拥堵。该展馆充分展示铜车马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全面阐释秦代车马文化,将铜车马的展示内容与展示方式向多元化、全方位推进,对秦代车马文化、礼仪文化、科技水平及其为现代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行深刻解读,增强展示的深度和广度,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并理解铜车马的真正价值和非凡意义。
  文创产品热销、社会教育活动精彩
  “兵马俑文创雪糕”“葡萄花鸟银香囊”“唐妞书签”……活动当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10家博物馆带来的文创产品吸引了游客围观。各个博物馆以其文物丰富的资源优势,自主和授权开发出一系列特色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既为博物馆藏品赋予了新的生命,又向观众展示了国宝魅力。
  活动现场,省内十家在“陕西省首届‘博物馆教育项目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的单位带来的20多个优秀教育项目及博物馆教育课程,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系列课程“古韵今生话长安”“泥火焕彩丝路行”“尊敬的牛先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带来的
  3D伞的拆卸、科学实验室——3D打印秦俑、秦代邮驿——明信片涂色活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西西小课堂——造纸、拓印体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长乐未央——瓦当”主题课程;西安博物院带来的大唐印色、千年彩妆、制泥之趣、集福遥寄体验项目;西安半坡博物馆带来的钻木取火、植物锤染、拼图体验……这些优秀教育项目及博物馆教育课程集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以观摩、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中玩,乐中学”,最终爱上博物馆。
  当天还举行了“秦娃说——我的国宝开场白”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国宝故事》第二季启动仪式、天津大学张加万教授《文化遗产信息化》专题讲座等重要活动。
  此外,为了让市民进一步了解文物知识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提升文物保护和鉴赏水平,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作为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主会场还举办了面向广大市民的文物公益鉴定鉴赏咨询活动。该活动由陕西省文物鉴定中心组织,邀请相关专家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北大门前广场为民间收藏者免费进行文物公益鉴赏及咨询服务,普及文物鉴定常识。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