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5日
品读画家罗平安先生
品读画家罗平安先生
罗平安 《田园系列》 纸本设色 134cm×68cm 2013年

罗平安 《田园系列》 纸本设色 180cm×97cm 2019年

  2012年春季,在一次写生活动中,我有幸结识了罗平安老师。他率真、朴实,甚至带点“顽童”气的另类艺术家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拜师的念头油然而生,然而又怯于自己的水平不够要求,一直不敢开言。那些日子,我只是默默地看他作画,陪他转山,听他神讲。后来参加一个专业培训,在作品点评环节,有人用自己的偏好苛评罗老师的作品,向来不善言辞的我与其当众辩论,竟争得面红耳赤。此事被罗老师得知后,他斥我没出息,“为什么不说自己就是罗平安的学生?难道当你师傅还不行?”没想到三年相处,不知不觉已经得到罗老师认可,成为他门下弟子。
  品 人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朴的“老农民”,像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一样,在五米画案的天地间,耕耘着五味杂陈、播种着喜怒哀乐、收获着幸福美满。一杯茶,一支烟,一曲黄土高坡的民歌是他每日创作离不开的“故人”,画室里悠扬轻快的音乐如同田间地头的小鸟在他的画作里盘旋驻足,尽管长期的劳作使他的一对肩膀已经一高一低失去平衡,腰里也时常缠着绷带作画,但那清瘦微驼的身影已融入他的画作,永远和莽原的艳阳一起,光芒四射。
  他是一个激情洋溢的以笔作曲的“音乐家”,有时用淡墨轻抚纸张,层层渲染,奏出朦胧悠远的诗意;有时是焦墨重笔,像鼓手一样击打出生命强音;有时则是一个指挥家,让千颜万色统一在他的指挥笔下、交响乐里,用极其和谐的调频倾情演绎人生哲思。
  他是一名优秀勇猛的“战士”,不问路在何方,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只为创作灵感的微光牵引着自己勇往直前。他用泥泞单薄的双脚踩出了一条清晰的路,用疲惫负重的孤单身躯开辟出新的天地。他曾经说过:“浩瀚的大漠,一片茫然,没有路却又遍地是路。望不到目标,艰难地爬行。”这段话道出了一个勇士般的当代艺术家的开拓精神。
  他还是一个嗜酒如痴的“酒神”,熟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对酒异常偏爱,没有酒怎么聊天?没有酒怎么讨论?没有酒傻坐着有什么意思?有了酒就来了精神,天南海北、人文地理无不涉及,最值得期待的是当酒酣时口若悬河地讲画论画,思路清晰、观点独特、言语犀利,简直是以酒作话引的神人!
  他又是一个喜怒随性的“老顽童”。70多岁,还能纯粹得像孩子一样,吃什么,穿什么都离不开老伴的照顾,还总为各种与生活的脱节找很多啼笑皆非的借口,高兴了开怀大笑,生气了愤怒狂飙,跟老伴斗嘴就像演双簧,每日几练,一唱一和无比快乐。对待学生,毫无心机,单纯且幽默风趣,喝酒前是师徒,酒后就拍着学生的肩膀论成了兄弟。偶尔也会跟人较真,无理也要争三分,甚是有趣……他的世界简单、快乐、自由。
  品 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就以鲜明的个人风格打进了中国画坛,并掀起了波澜,逐渐成为长安画派一名干将。但他一反传统长安画派以墨为主的技法,强调色彩的魅力和整体的色调,画面结构谨慎严密,色彩结构协调统一,单纯而不单调、简洁而不简单,表现形式多样,时而淡墨叠加数遍,时而焦墨层层皴擦,时而重彩交替调和,画面随感受变幻莫测没有定式,让人捉摸不透。
  近年来,他的新作更是让观者眼前一亮,那些浪漫的朦胧色调,清新的婉约情调,灰绿的莽原夜色,白茫茫的雪浴村庄,娇艳神秘的房屋一角,还有黑压压一大片焦墨阔笔砌成的山寨,在他编织的神奇秩序里肆意挥洒,让人在赏心悦目间也有一种毫不松懈的感觉,他总是能将统领画面和感染观者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的淡彩画采用色彩的高调多重叠加挑战极限,重彩画色泽艳丽浓烈而深邃忧郁,焦墨画厚重凝练,黑得鲜活透亮、黑得层次分明、黑得清爽宁静,令人浮想联翩。虽然大漠莽原、高坡窑洞、疙瘩柳树、沙蒿草已成为他表达自己情结的特殊符号,不厌其烦在画面中反复呈现,但作画手法却从不重复。仅把他画面里的沙蒿整理在一起,就能组成一套超全的色谱来,无数的皴、点、短线、长线组成“横-直-斜”“虚-实-虚”的构图跳跃和交错空间层次,层层展开、前后遮掩、虚实相间、动静简逸,使画面的张力尽情扩展,小小的尺幅在墨、线、色、光的流转间,构成深远广阔的深邃意境。
  他的画着色特别,每一笔色彩都不是平涂,而是带有笔触,或点或擦,或皴或润,有横扫,也有弹跳,毛笔的特性被他充分发挥运用,特别是整篇无数有节奏的短线和点,会造成视觉跳荡的强烈冲击,整个画面充满了生的气息,长条状的蜿蜒留白,似乎血脉流动的载体,大自然的生机已悄然在他的画上重现。他从不事先设计画面,都是一笔笔跟着感觉走出来的。一张新纸只要画几棵小草,就能将他带入情境,树木、坡地、房舍、道路便会自然而然地“长”出。他对色的运用非常敏感,着色之前会凝视墨底画稿,根据画面感觉油然而生色的配方,色笔落下肯定大胆毫不含糊,有时浓烈有时清淡,可以有大块的凝重冷色,也可以有醒目的一抹暖色,随性但不随便,画面简单而宁静,浓烈而忧郁,浪漫而祥瑞。点、线的运动和深重幽茫的色调合而为一,述说着荒野的生命力以及深谙着的悲壮与空漠,创作的过程与结果总是那么合适。他曾玩笑着说:“我给了宣纸生命与意义。”的确如此。
  我一直认为罗平安先生的画不是对景描摹,他自己也毫不掩饰地说他不画写生,但熟悉榆林地区的人都能感受到其画的确是当地村民们熟悉的环境。他不靠直观而是集感受、体味、领悟为一体凝练物象后的综合展现,这种不受具体环境物象约束只根据“心里的象”作画的形式,倒是也有几分写意精神之处。西画的焦点,中国画的散点透视都没能束缚他。他按照自己的结构形式布局出新秩序,物象单纯、元素简单、色彩主观,他尊重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印象和情绪结构,他用自己的声音诉说,画得很自由,作品就是他丰富情感世界的表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撰文赞道:“曾经以苦涩、荒凉、贫瘠为特点的西北山水意境在他笔下换成了温醇、绚丽、辉煌的山水华章”“如织锦般画出了硬朗、坚实的物象质地,也画出了浓郁热烈的生命活力”。他的画体现了他对自然造化的直接参悟,他以最简单和凝炼的形式语言,在咫尺之间营造出了悠远静谧“心的风景”。他常给我们讲“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画的形式在他手里,总是高华灿烂,又总是负载了崭新的意义。他的画就是他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类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他一直在尽情尽性用心创作,一直在昂头阔步向前走。在荆棘丛生的荒野开拓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品情怀
  在艺术的殿堂里,有人为了衣食而艺术,我们称之为“工匠”;有人为了心灵而艺术,我们称之为文人画;还有一类人,不是衣食的问题,也不是心灵的问题,他们处在某一时代,怀着一种强烈的抱负,走在时代的最前端,引领着新的艺术思潮,用艺术表达真挚情感与文化取向,并义无反顾勇于探索,罗平安就是这样的人。
  他教导学生:“艺术家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那是灵魂的世界,不是钱的世界,套路画没感情,没知觉,拿什么感动人?作为一个画家,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要用真情实感去创作,视觉艺术内涵的深度与厚度是要用心解读的。艺术是精神而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是有感而发,除了创造还是创造”。他说这些话时斩钉截铁,并一直是坚定的践行者。他的画没有世间的喧闹、没有凡俗的嘈杂、没有利益的驱使,有的只是他用真心建造的美好家园,他是在用真心画“真心”。
  他对美的感受非常敏锐,对结构形式大胆突破,他常说:“不破不立,不怕错就怕不敢错。”同时,在继承中国民族艺术精神和中国画笔墨传统方面,他也有鲜明的立场和高度责任感。他是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家,不偷安,不苟活,不虚度生命,他的人性品格明晰、阳光、响亮!他的艺术品格率直、真诚、质朴!凭着信念坚定追求他的艺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他是一位身边可敬的长者,随和、平易。不会因早年的光芒而恣意张扬,他做事低调生活勤勉,不艳羡他人的前后簇拥,不仰慕钱财的丰硕多寡,不抢拍上镜,不自我炒作。只是平心静气、云淡风轻在自己的曼妙风情里,用双眸凝视着世间,用画笔描写着生活,没有瞻前顾后的迎合,没有虚情假意的敷衍,而是简简单单真真切切做一个画家分内的事,把画画好!通过点、线、色传达他深遽、丰富的情感。静雅淡泊的画面是他处事心态的映射,沉稳宁静的场景是他对人生的叩问。他的画充溢着他的爱和情,在“简单”之中酿造出真醇酒香。那一张张单纯却不简单,随意但不随便的完美画卷,早已将他的精神世界和绘画艺术天地塑造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他对艺术的研修与追求总是不知疲倦,如饥似渴。生活朴素简单的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一天的绘画时间用N来计算,每日不断已成习惯,他这种拼的精神让我们这些学生面赤汗颜。他教育我们,一个艺术家首先要改变意识,改变观念,传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沿袭、模仿,更不是这个时代对艺术的唯一标准。他强调结构第一,笔墨第二,功夫第三。功夫是练出来的,对待艺术必须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他每天都要练一个多小时的字,很认真地临帖,目的是体会笔里面的东西,加强自己的力度,苦练功夫。数十年来,他年年转战陕北笔耕不辍,追索探求、研磨创造触动人心的艺术语言,在中国画的进程上沿着初心迈步前行。
  他常说:人活世上,就是一个精神。一个艺术家必需有一种来自内心情感和行为的真诚,有了这种真诚才拥有自己,拥有真正的艺术。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也是拥有一切的标准,更是成败的标准。他深信,用真诚来检验自己,无论对待过去、现在,将来,这都是唯一的法则。他的人同他的画一样真诚质朴、简约而不简单。他用一种超然的状态传递着内心对生活的热恋,与对艺术狂放不羁的追求。
  向罗平安先生纯粹的艺术情怀致敬!
   (作者系铜川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