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3日
买 书
买 书
  隔段儿时间总要去书店转转,读书、看书买书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午休后去了书店,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也许是还沉浸在刚才挑书买书的兴奋中,错过了饭点儿肚子也不觉得咋样。街道安静了许多,行人也少了,拎着包书悠然朝家走去。行不多远就走不动了,只好站在路边儿等出租车,望着一兜儿的战利品,满足之余还多少涌出来点感慨。读书,对现在的人来讲太简单,太普通,太容易了,想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与自己三十年前上大学相比,真乃天上也地下也。
  上大学学的是文科,可能与学的专业有关,从那时起就有了看书买书的习惯。学校里有个很不起眼的小书店,坐落在学生区与教学区之间的一间平房里,面积不大,书也有限,但大家却很爱光顾,当时还没有开架售书这种方式,连听都没听说过,大家都是隔着柜台交易,人挨着人,人挤着人。每当有新书来的时候,一下子就拥满了,自己每月不多的几块零用钱大部分也都花在了这里。那年代,只有星期天才休息,周末进城就是逛钟楼书店,书的种类太少了,想多读点书还是挺难的。班里有位同学,生活费大部分都买了书,身上穿的棉袄还是大伙儿凑钱给买的,毕业分配到外地工作,临走时到火车站托运行李,除了几箱子书几乎没别的东西。那时书也便宜,块把儿钱就能买本很厚的书,家里存的一套《莎士比亚全集》就是那时买的,才花了十块钱左右。
  喜欢买书,也喜欢藏书,每一本书似乎都是自己的孩子,每买一本都留上自己的印记,看着高兴,读着也亲切。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不借书给人的习惯,不得已借出去了,就像孩子给了人,心就念念不忘,直到还回来为止。俗话说书非借而不能读也,而我却觉得非自己的书难读,原因有二:一来读自己亲自挑选的书踏实亲切,有种占有欲;二是读书时可以拿支笔随便勾画,任意点评,满足自己的狂想欲。
  现在的书太丰富了,但也有点贵了,挑书时痛苦,付钱时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