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10日
渭南合阳: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
渭南合阳: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
    渭南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走进合阳县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4月6日,渭南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走进合阳县,先后参观了初心公园、合阳中学、杨荫东故居、中共合阳县委旧址,学党史,听党课,听民俗学专家史耀增讲述合阳民俗文化,重温合阳县那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
  初心公园里学党史听党课
  初心公园位于合阳县甘井镇城后村,占地107亩,距合阳县城18公里。公园建设依托武帝山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优势和黄龙山游击队、红26军在合阳活动的红色基因,探索“党建+扶贫+旅游”发展模式,并依托初心探索推行产权制度改革,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乡村旅游。公园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人文景观为补充”为设计理念,“学一段党史、听一堂党课、打一场战役”为发展理念,用50多个真实、生动、形象的建筑、雕塑等微场景,以党的发展历程为时间顺序,全面形象地再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采访团跟随讲解员,从“红船扬帆起航”一路走向“党的十九大”,细听每个历史节点的党史故事,感悟革命先辈的艰辛,追寻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继承共产党人红色基因。
  初心公园是陕西省首个党史教育主题公园。2018年6月开园以来,共有省内外300余个基层党组织、150余个社会团体在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5万余名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2018年12月成功创建国家级AAA旅游景区。
  百年名校合阳中学的发展历程
  合阳中学是陕西省第一所县立中学,于1916年,由合阳县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同盟会成员党晴梵先生创办,而今风风雨雨已走过了105个春秋。
  在学校学生的讲解下,采访团全面了解了合阳中学的发展历程。建校以来,该校先后有左翼作家鲁彦、画家石泊夫、瑞典籍牧师山依仁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陕西省重点高中、标准化高中、示范高中,先后有雷凡培、肖学文、闫慧昌等大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被30余所名牌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
  面对新的教育形式,学校积极转变育人方式,积极适应新高考,探索新课堂,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五年,有11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连年被评为渭南市“高中教育教学提升先进单位”。
  学校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开发了一系列校本研究课题,编写了多种校本研究材料。教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劲动力。合阳中学以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杨荫东
  杨荫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对台和统战工作的模范先驱。杨荫东故居大门和前房建成于公元1861年,距今已有156年的历史,属双面坡硬山顶造型,是清代关中渭北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1922年2月16日,杨荫东出生于合阳县同家庄镇同家庄村的一个平民家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热潮掀起,年仅15岁的杨荫东怀着满腔热血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抗日洪流,他也是合阳北区加入先锋队的第一人。同年11月,杨荫东前往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接受系统的革命教育和洗礼。陕北公学毕业后的杨荫东和一批热血青年被党组织派往杨虎城部的第三十八军,正式踏上抗日前线,先后随三十八军参加了王武山战斗和中条山保卫战,经受了艰苦火热的战斗生活的磨炼。
  1946年初,重庆政协会议期间,周恩来指示中共地下党员杨明轩选派可靠得力的干部,设法打入胡宗南部建立的军事情报机构,获取核心军事机密。经组织慎重考虑由杨荫东进入第七补给区司令部执行打入任务。杨荫东顺利打入第七补给区司令部,任司令部办公室少校参谋,打进了敌人的心脏,开始了艰苦的隐蔽战线的斗争。在这段万分危险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潜伏岁月,杨荫东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杨荫东先后担任西北联络处情报科副科长,中央军委联络部一级助理员。1955年,中共中央成立对台办,杨荫东负责具体工作。1979年,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邓颖超任组长,杨荫东任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杨荫东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传奇的一生,他是合阳人民的骄傲,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东宫城村里的纪念馆
  合阳县百良镇东宫城村,是合阳县委1938年5月至10月所在地。在此期间,合阳县委领导全县人民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开展革命斗争,谱写了民族解放的辉煌篇章。
  2019年1月,中共合阳县委成立旧址纪念馆动工,以修旧补旧的方式实施修缮、改建工程,纪念馆占地总面积1100平方米,分为旧址区、成立展陈馆、理想信念教育室和东宫城村史馆四部分。旧址区原景呈现了合阳县委成立的历史场景;展陈馆按历史轨迹,分为“革命先驱播火种”“星火燎原耀古莘”“党旗飘飘映合阳”“共御外侮保家国”“彪炳史册励后人”五个板块,通过珍贵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等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合阳县委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理想信念教育室通过与学员心灵之间的互动,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触景生情过程中起到润物无声、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作用;东宫城村史馆讲述了东宫城村的发展历史。
  中共合阳县委成立旧址纪念馆的修复和建设,不仅为合阳县增添了一处红色旅游景点,同时这里也将成为合阳县共产党员党史教育基地和实景课堂。
  听民俗专家史耀增讲述合阳民俗文化
  “群众是我的老师,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群众告诉我的……”在合阳县坊镇和阳村的一个农家小院,民俗学专家史耀增向采访团讲述着自己挖掘、抢救、保护合阳民俗文化的感人故事。
  史耀增,1945年2月生于合阳县坊镇和阳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他便扎根合阳民间,用一辆自行车无数次丈量了合阳的山山水水,踏遍了合阳每一个村庄,四十多年来如一日,用百余本笔记记录了每一个村庄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民俗风情,致力于合阳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宣传,抢救挖掘出濒临失传的合阳跳戏、东雷上锣鼓,宣传合阳提线木偶戏、合阳面花、合阳纸塑窗花,采访宣传民间艺人,挖掘合阳面花的文化价值,使合阳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保存和发展,先后辅导马笃学、马正杰、党中信、李敏生、行俊肖、刘勤肖、赵焕能等数十位民间艺人,使他们成为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参加全国全省各种大型文化展演展示活动,荣获百余项荣誉和奖励,成为合阳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代表人物。他还是合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女泉发现和最早探访、成立景区倡导者和宣传报道的成员之一,为合阳的文化振兴和旅游经济腾飞做出了贡献,为合阳文化事业奉献出了无怨无悔的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