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在渭华起义纪念馆合影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为庆祝建党100周年,3月24日上午,渭南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活动在渭华起义纪念馆启动。采访团先后走进渭华起义纪念馆、百年名校咸林中学,感受华州区的红色底蕴以及华州区以红色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雄心。
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渭华起义爆发于1928年5月,是中共陕西省委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由陕西省委领导的革命军队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武装起义。开创了“首次在人民军队中设立政治委员、建立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建立陕西第一个团组织、第一次在人民军队中设立整建制骑兵”的四个第一。
在渭华起义纪念碑下,采访团一行向渭华起义烈士行鞠躬礼,并依次瞻仰渭华起义纪念碑,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在渭华起义纪念馆,采访团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回顾了那段历史。
1988年,渭华起义纪念馆建成,同年建成了渭华起义纪念塔。2016年5月,华州区委、区政府修建了新的渭华起义纪念碑,总高32.2米,主碑高19.28米,象征着渭华起义爆发于1928年。2017年,华州区将原渭华起义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塔管理处两个机构合并,成立渭华起义教育基地,收藏革命文物157件,各类照片1200余幅,文献资料75件,形成了一碑一馆一旧址附属四个教学点的一体化布局,是陕西东部最大的红色教育基地。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渭华起义教育基地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践行“为民担当,创新奉献”的新时代价值,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红色文化发展主阵地,当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力军,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这次的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华州区委书记王海峰表示:“我们要利用党史学习教育把红色资源利用好传承好,同时要让红色资源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陕西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地、渭华起义策源地之一
在华州区,有一所被誉为“陕东学府,人才摇篮”,历经114年风雨的历史名校,这就是咸林中学,由我国著名现代教育先驱、爱国教育家杨松轩先生创办于1907年,先后跨越前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该校也是陕西省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地、渭华起义的策源地之一。
咸林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学校。1921年夏天,咸林中学相继聘请共产党员魏野畴、王复生、王懋廷等来校任教。据《陕西党史》记载,魏野畴是陕西境内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松轩先生非常重用魏野畴,让他担任教务长、历史教员,王复生担任国文教员、王懋廷担任数学教师。
1922年,党组织派王复生到陕西开展建党建团工作,王复生以咸林中学为据点,和魏野畴一起,带领学生阅读《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革命书籍,印刷宣传品,进行马列主义革命宣传。同时,他们还联系上了以渭南赤水为基地进行党建活动的王尚德、张浩如,在渭南赤水职业学校向学生介绍党团刊物《向导》《共进》《中国青年》等。一时间,赤水、华县成为陕西地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据点。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活动,二华、潼关、澄城、韩城、大荔、渭南、临潼、西安、咸阳甚至晋、豫、甘等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教育,这使得咸林中学成为陕西省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地和党团组织活动阵地,成为渭华起义的策源地之一。
在校园内,一座古建筑吸引了采访团的注意,经学校老师讲解,得知这是一代咸林人热血精神凝成的“正义楼”。随后,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发生在咸林中学的一段“红色历史”。
1941年1月1日,咸林中学千余名师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庆祝元旦。当游行队伍返校走到离县城西门不远处时,遭到国民党二十六兵站许多伤兵骚扰。兵站上尉副官王志超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射击。张在田、张钧、时毓琦三位同学当场死亡,受重伤的时万杰同学不治而亡,另有4位同学重伤。危急时刻,教师白伯旅抓住士兵的枪杆说:“我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要开枪冲我来,不要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士兵们被白伯旅老师的一身正气所震慑,流血事件得到制止没有进一步扩大。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卅元惨案”。惨案很快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重庆、西安、三原等地的声援电、慰问信像雪片般飞来,连国民党中央监察院、教育部也来电慰问。于右任还以个人名义发来了慰问电。
为了粉碎国民党当局的阴谋,根据党组织指示,学校又成立了赴省请愿团到西安,要求国民党陕西省主席蒋鼎文出面解决此事。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咸林师生的正义诉求终于取得了胜利,国民党当局被迫答应师生提出的“弘扬正义”“惩办凶手”等条件。
后来4名死难同学的家长把给他们的抚恤金捐给学校,咸林中学为纪念4名死难同学把抚恤专款作为基金,建造了一座象征“正义必胜”的“正义楼”,以示永久纪念。今天,“正义楼”已经成为“咸林中学”的标志和精神象征,昭示着“正义必胜”的革命精神。
近年来,华州区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全域旅游,依托渭华起义纪念馆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山水旅游、休闲旅游,统筹自然景观及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完善205库文化创意园、少华山皮影博览园,支持皮影、面花、竹编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王海峰表示,“十四五”时期,华州区将高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团结带领华州37万群众,以西渭新区建设为抓手,加快西渭融合进程;以农村改革为引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加快农业提质增效;以钼、精细化工等产业技术创新为驱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少华山、渭华起义等独特资源为依托,加快旅游全域发展;以生态田园城市建设为牵引,加快中心城区建设节奏;以“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引导,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奋力谱写华州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