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1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评 资讯
第A04版:地市
第T01版:国画周刊
第T02版:国画周刊·画坛之星
第T03版:国画周刊·画坛之星
第T04版:国画周刊·画学天地
标题导航
陕西人民出版社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华彩渭南·蒲城第四届梨花文化旅游节开幕
图像情貌 真挚传神 ——宋郭莲的猫画
公安机关下架636款教育类APP和网课平台
陕西省出台《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
文旅部:丰富假日特色文旅产品供给
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3月27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期画坛之星·宋郭莲
图像情貌 真挚传神 ——宋郭莲的猫画
图像情貌 真挚传神 ——宋郭莲的猫画
宋郭莲,西安中国画院画家。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陕西省百名优秀文艺家扶持对象,陕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宋伯鲁之玄孙女,宋氏书画世家第六代传人。
宋郭莲 《家园5·12》 纸本设色 70cm×100cm 2008年
公元9世纪末开始张扬的猫画主题,经晚唐卢弁、五代李霭之、宋代李迪、明代李孔修、清代阿尔稗、沈振麟等众多画师的不断承袭,竭力营造,近代以来更具人才辈出、浪漫恣肆之势。粗略统计,仅海派名家任伯年一人,猫画作品至少就在数百幅以上,格调品质,似乎无一不至高标极致。
入民国,随着大疆海通,中西融合加剧,画者频仍,蓄猫及收藏猫画者,亦蔚成风气。从矢志“追索自然”(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澄清其品格”(徐悲鸿《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的一代巨匠徐悲鸿,到“皆喜畜猫”,“复收贮名笔画猫亦数十事”(吴湖帆李霭之《戏猫图》、八大《艾虎图》题跋),且合璧绘猫直至“夜十一时”(1937年2月13日的《吴湖帆日记》)的吴湖帆夫妇,以及里巷小影、清水幽月,每每能偕猫入境的漫画大师丰子恺,其意匠构造,均迭次更新;品赏题咏,在在都具天然旨趣。事实上已形成壮观、有序的画题系统。但我搜检猫画史篇,锁定主题,却独青睐当代画家西安宋郭莲的猫画。
实在地说,我之所以要立题青睐宋郭莲的猫画,并非胆敢去消解淡化前代以往那些巍然高耸的诸多画猫大师。张幅构想,只以宋郭莲猫画作品朦胧中常变幻成趣,纵横触人。点点墨韵,飞华落雁般地萦绕着她的家世、心路与艺术追求,一步一脉,斑驳凝重,叫人不禁想得很远、很多,开笔读图,遂就有了以下的感慨。
论及家世,也许很多人早已经知道,宋郭莲可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名门之后。单单一个晚清“诗书画三绝”大师、能以“一疏居然动九阍,河山虽改片言存”(《晚晴簃诗汇》卷一百七十四录成多禄《赠宋芝田侍御》)闻名海内的光绪帝都察院掌印御史宋伯鲁玄孙女、宋氏书画世家第六代传人的称号,便会叫人肃然起敬,遐想不已。
遗憾的是,华贵的光环,到宋郭莲记事之前便已经悄然隐退了。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记忆,是西安甘露巷深处一所陋宅里,厅堂一位老者在矮椅上读书,他面前粗糙小桌前坐着一位少女,正聚精会神就着洁白宣纸勾勒画线,桌旁庭院,恣意跳跃着十数只可爱的花猫。不一会儿,桌上的画猫便与院中的花猫凝成一体,满境立刻欢快、和悦,那老者与少女,也终于释然地笑了……
这位老者,便是前述曾以“一疏居然动九阍,河山虽改片言存”的晚清名士宋伯鲁嗣孙宋曾诒;而那少女,则是本文主题所要着意阐述的猫画家宋郭莲。
对宋曾诒来说,尽管少年时节也曾浪迹京师踏飞车,翰墨场上弄丹青,翩翩然作贵公子,但由于后来人所共知的一系列景象发生,京华不再,只存书画娱情,萧瑟岁月里,一时很难让人将他与名门、北平、世家、公子相联系在一起。
奇异的是,不管世事如何变化,老人始终坚定承担教化、传艺的责任。寂寞陋室,于是顽强挺起一个勇敢维系中华文化传统基因的社会单元。它教年幼的宋郭莲连获自信,受益无穷。根基寒微,却能慷慨付出绝大善良,寄一片爱心予猫画世界;开口起步,不是大宋李迪的《秋葵山石》,便是明代李孔修的《耄耋图》与清代沈振麟的《猫竹》,甚至汤垕的《画论》章句,王初桐的《猫乘》趣闻,她也能顺手拈来,侃侃谈论……这样的做派,着实让一些高贵的世俗者惊诧羞面,不敢再小瞧这窄巷陋宅。
拥抱画艺,宋郭莲在爱猫、蓄猫、护猫、画猫的境界里,不避艰辛,不畏困难,毅然选定画界中被视为“基本工”(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最费心力的工笔猫画。从幼年拙笔,到目下境界,一画就是三十年。这期间吃过多少苦,耗费多少心力,获益多少真挚,只有她本人最清楚。世人所能看见的她早年作品《冰菊双猫图》曾以工细入微,传神入化获得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却很少有人洞悉待及她喜获佳绩,名满三秦之时,不管主题如何变幻,构图如何考究,设色如何妍丽,渲染如何费力,工细、真挚、传神、意境等这些关键要素,不仅没有丝毫懈怠,反而越发独上高楼,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像2008年的《竹林一隅》,2010年的《博古小猫》、2014年的《秦岭深处》,大致都可以窥见这样的踪迹。
瞩目高标,宋郭莲在技艺日深、心力愈强之际,尚能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一些缺陷与不足,于是决然推却多种社会应酬与不断袭来的市场诱惑,果断进入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深造。
那几年里,她系统学习中外美术史、中国通史、古典诗词与中国绘画理论,再次反复临摹曾在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优秀猫画作品,不断融合东西两种不同绘画元素的质料、气息,构图、意境,豁然变化。持续创作的多幅作品里,骨骼筋脉,坚实挺拔,色块调遣,更趋精心考究。其光感效果,赫然不群;竹木、岩石、叶脉、枝干等辅景设定与外缘呼应,于工细、传神、匀称、坚劲的意趣诉求基础上,通过光影、色彩、笔墨、线条的有机变化、渲染,营造出更具东方体质、更臻绮丽弥漫的意象世界,传递出诗意般的强力视觉效果。
诸如不懈推出、连续生长、逐次上升的“猫趣”系列;意境高远、耐人寻味的《渴望》《猫戏图》以及满目绮丽、清隽空灵的《春宵》《猫趣图》等优秀作品,都集中展现了画艺裂变后宋郭莲的独特艺术世界。
即便是表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那样重要历史题材的《家园5·12》,中景忧伤狸猫与废墟叠压书包、课本所交互构造涌来的巨大震颤旋律里,仍倔强折射美好的祈求与生命的希望,和谐吻合整体猫画系列的大美主题,烘托出作者纯净的心力与阔达的气度。而《猫蝶》《乐趣图》等优秀作品中,还依稀透析类似法国印象派画家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Chardin,Jean Baptiste Siméon 1699-1779)《静物与猫和鱼》那样的稳定质感与自信速度,斜角光影的巧妙处置与全景物象的果断肌理塑造,也达到了出手不俗的艺术境地。
《明画录》一书序言中,清代艺术大家徐沁咀嚼“琴棋书画”之道,曾有“固虽小技,苟竭其心智,皆能通乎神明”之睿智思辨。聚焦宋郭莲的猫画系列与志趣追求,我们在相信、认同她的天分、才情、心力、精神的同时,还不应遮掩其画艺成熟过程中所必然袒露的些许青涩,更由衷期望以后的创作道路上,她能继续秉承家风,奋力向上,直至“通乎神明”,到达理想的彼岸。
罢笔之际,阅读甲寅(1914)秋吴昌硕为任伯年《狸奴图》(王一亭藏)所题诗跋,感觉“由来写猫试屈指,李蔼之后谁继武。画虽小道乌足论,然见真龙点睛舞”的诗句蓬勃、幽深,很能引发我们的许多美好期望,猜想以之对应目前一段时期宋郭莲的创作状态与精神标准,或许称得上贴切、准确。
当然,这里所谓的李蔼余绪,真龙点睛之具体意蕴,我们姑且不作最后的评判。好在宋郭莲数十幅作品即将结集出版,其中融涵了她十余年来的最新成就,一枝一叶,皆悦人眼目,催人振奋。应她之约,我拉杂写就以上的话语,工拙与否,中肯几许,都只能期待读者的公正点评。
至于猫画主题之外的猿猴、熊猫以及白兔、青鸟诸类的宋郭莲作品,因属另一种鉴赏议论的范畴,这里便不想赘笔再言。图像情貌,就一任喜爱者逐页对视,去自由放飞自己的想象了。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宋郭莲 《野趣》 绢本设色 80cm×80cm 2010年
宋郭莲 《对峙》 绢本设色 60cm×60cm 2017年
宋郭莲 《静观》 绢本设色 60cm×60cm 2017年
宋郭莲 《渴望》 纸本设色 60cm×80cm 2004年
宋郭莲 《山前梅花山后雪》 绢本设色 110cm×130cm 2016年
宋郭莲 《凝》 绢本设色 130cm×60cm 2013年
宋郭莲 《秦岭深处》 绢本设色 180cm×70cm 2016年
宋郭莲 《犬王的传说》 绢本设色 180cm×90cm 2019年
宋郭莲 《少小嬉憨惯 》 绢本设色 60cm×60cm 2016年
宋郭莲 《闲情》 绢本设色 60cm×60cm 2016年
宋郭莲 《舔犊情深》 绢本设色 80cm×80cm 2004年
宋郭莲 《猫趣》 绢本设色 80cm×50cm 2013年
宋郭莲 《嬉戏》 纸本设色 180cm×50cm 2008年
宋郭莲 《竹林一隅》 纸本设色 180cm×60cm 2009年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