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1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评 资讯
第A04版:地市
第T01版:国画周刊
第T02版:国画周刊·画坛之星
第T03版:国画周刊·画坛之星
第T04版:国画周刊·画学天地
标题导航
本期画坛之星·惠菲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3月20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期画坛之星·惠菲
本期画坛之星·惠菲
惠菲 《杨家岭的早晨之小讲解员之一》 纸本设色 180cm×180cm 2009年
惠菲 《陕北印象之二》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7年
惠菲,1976年生,陕西清涧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陕西省工笔画院画家,陕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延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市青年书画协会副主席,延安国画院画家,延安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延安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1999年《室内的风景》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1年《青春》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延安颂”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奖(中国美协);
2008年《福娃》入选《首届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美术与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9年《小花》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13年《在那遥远的地方》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4年《小憩》入选“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
2014年作品参加“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
2014年《紫阳妹子》获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2014年《杨家岭的早晨》入选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美术作品展;
2014年《楚楚》参加首届今日丝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并获优秀奖;
2015年参加第32届中国陕西·日本京都书画联展;
2015年作品入选“高原·高原——第五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
2015年《杨家岭的小讲解员》入选第二届今日丝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并获三等奖;
2016年作品入选第33届中国陕西·日本京都书画联展;
2016年作品入选第三届今日丝路国际美术邀请展;
2017年《杨家岭的小讲解员》入选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2017年《枣儿红了》入选第四届今日丝路国际美术邀请展;
2018年《枣儿红了》获陕西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20年《国粹》入选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绘事小叙
○ 惠菲
很久了,老想写点什么东西,却总是想想又作罢了!这两日焦虑得紧,内心愈发烦躁不安起来,甚至连觉都睡不安稳。刚刚下过雨,一股泥土的腥香夹杂着小草的酸涩钻进窗来,清新润泽,沁人心脾!也罢,与其辗转难眠,倒不如索性披衣起床写点东西,也不辜负这美丽而宁静的春的夜。
平日里,每当思绪繁乱的时候,我便会坐在桌前读读帖,画会儿画。或许,能让人心绪平静,深浸其中的便唯有绘事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画画。那时候条件不好,找不到可以临摹的画册,更没有老师教我,于是家里窑洞壁上花花绿绿的年画便成了我的最爱。我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着,虽然笔下的人物大都属于歪瓜裂枣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绘画热情。后来家里的年画画腻了,我百无聊赖无计可施。有一次我跟小伙伴去邻居家玩,突然发现他家墙上也有许多漂亮的年画,我高兴坏了!于是又整天腻在邻居家画年画。每当奶奶扯着脆亮而悠长的嗓音喊我吃饭的时候,院子里的邻居大爷总是笑着应声:“又在我家画‘追鱼’呢!”“追鱼”是童年时代我认为最漂亮的戏曲年画,画上美丽的人鱼姑娘衣袂飘扬,翻转着身体,正在进行从鱼到人的痛苦蜕变,涅槃重生,美丽而悲壮!那绝美的画面曾令我痴迷难过,流连忘返……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我已年逾不惑,然而对于绘画的热爱却有增无减。我庆幸从事了自己热爱的艺术教育工作,课余时光便可以宅在家里自由创作。
我自幼多愁善感。每当哥哥姐姐要出外读书、工作,送走他们之后我总会一个人徘徊在大门外的深巷里泪流满面,痛苦不能自已……那时候出远门必须要乘坐夜班车,半夜四五点钟就要赶到车站,但是无论时间有多早,年幼的我都坚持要起床相送,送别之后又暗自落泪恨不能跟了去……成年后的我虽然再不会像儿时那般敏感脆弱,但多愁善感的性格依然如故。每每读到一本好书,总能让我欣喜若狂,又几度泪下。前几日读陈彦的《主角》,正在泪眼朦胧中,女儿过来笑我,“妈妈你又怎么了?”我掩饰不及,不禁有些气恼。小时候起她就喜欢观察我的表情,尤其是每当电视剧演到感人的情节时,女儿总会把视线从屏幕上移到我的脸上并带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探究表情观察我的表现,让我哭笑不得!现在想来,这或许也不是坏事情,画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情感浓郁内心丰富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相信,一个自私、冷酷、人情淡漠的人很难画出感人的作品。画者丰富的情感应该体现在画面中,一幅优秀的人物画作品既要拥有崇高、空灵的意境,也少不了生活的烟火气息,二者兼具才会感人,才能动人。
我喜欢静,享受一个人的空间,其实真正喜欢自由的人都会喜欢独处,只有长时间地和自己相处,你才有机会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禅是一种基于静的智慧,我喜欢禅宗绘画那种静谧、超然之美。中国的禅宗审美绘画主要追求精神层面的效果,追求超凡脱俗的崇高意境。艺术原本就是贵族们茶余饭后修心怡情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非权势之争,艺术不能有丝毫的功利心,一旦沾染了市井气息则难为上品。平素我喜欢读一些中国经典的诗词、文艺作品,这既是我原本的爱好,也希望能够借此增加一些文化积淀,因为画者的文化素养决定其作品基格的高下。在我的理想中,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应该是朴素的,并具有崇高的意境,在一种静穆的氛围中通过画面的构图、造型、色彩、情绪等因素与观者进行交流,进而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共情。虽然如今我仍然在进行各种探索,作品尚不成熟,但是在绘画过程中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当代不乏优秀的画家与艺术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但是也有不少工笔画作品虽然技法高明、构图巧妙、制作精美,达到了工笔画“有巧密而精细者”的绘画要求,但是似乎过于重视绘画技巧的磨炼、颜色的堆砌,简单直白而缺乏神韵、缺乏情感,总觉得不够感人。伴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内心变得动荡浮躁,经学、史学、国学的全面失落导致了中国画传统中本质精神一度崩溃。当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带给人们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加迫切,中国画的禅宗艺术之美可以让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中享受到片刻的宁静,也会让人迷失的心灵有所归依。
“最高的艺术之境,宛若佛家境界,总使人身心归于淡泊、朴雅、博大、冲融”,而中国画的禅宗审美正是如此,它让人体会到一种由外及内的静穆,在静中聆听造化之音,体味广博的宇宙,并由此臻于色泯于绝,无内无外,物我相融,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我想,这正是我今生不懈追求的方向。
惠菲 《国粹》 纸本设色 200cm×150cm 2019年
惠菲 《枣儿红了》 纸本设色 180cm×90cm 2016年
惠菲 《记忆》 纸本设色 180cm×120cm 2017年
惠菲 《楚楚》 纸本设色 180cm×90cm 2012年
惠菲 《红果》 纸本设色 180cm×90cm 2012年
惠菲 《在那遥远的地方》 纸本设色 180cm×90cm 2012年
惠菲 《我爱北京》 纸本设色 180cm×90cm 2017年
惠菲 《年轮》 纸本设色 180cm×90cm 2019年
惠菲 《宝贝》 纸本设色 138cm×68cm 2012年
惠菲 《花季之二》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3年
惠菲 《花季之三》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3年
惠菲 《花季之四》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3年
惠菲 《陕北印象之一》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5年
惠菲 《杨家岭的早晨之小讲解员之二》 纸本设色 180cm×180cm 2017年
惠菲 《绿·缘》 纸本设色 180cm×160cm 2015年
惠菲 《小花》 纸本设色 170cm×180cm 2009年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