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5日
清刻肃府本《淳化阁帖》
清刻肃府本《淳化阁帖》
    汉章帝·章草(局部)

    《王羲之七月帖》(局部)

  《淳化阁帖》刻石,现藏于西安碑林第七展室。《西安碑林全集》《西安碑林名碑书法艺术赏析》《西安碑林名碑鉴赏》有著录。
  北宋淳化三年(992),太宗赵炅出内府所藏历代先贤名家墨迹五百余轴,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成卷,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先秦至隋唐历代帝王书迹,第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迹,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第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迹,第九、十卷为王献之书迹。据传《阁帖》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佳墨”,广赐宗室、大臣。此帖自淳化三年摹刻后,各地辗转传刻,见诸史者计有数十家之多,但其帖石皆已早佚,现存刻石仅见三种,均以明万历四十年肃王府遵训阁拓本为底本。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阁帖》刻石为陕西金石学家费甲铸按“肃府本”初拓摹刻上石而成,又称为“关中本”或“陕西本”,此套刻石呈横长方形,共计145石,两面刻字,高宽不一,每石八至十二行不等,涵括古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书体,由卜栋、卜相、张翔、张文、赵璧、杨复林等刻字,宁献功等立石,此为清代对西安碑林藏石的重要贡献之一。在馆藏康熙五十九年(1720)所立《重修碑亭碑记》中记载此次整修之前,“西安府学东北隅……淳化阁帖诸石刻”。
  《淳化阁帖》刻石单独成为西安碑林一个展室,是“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的西安碑林书法艺术重要的一部分,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书法史,是我国历代书法家汇集的一部法帖刻石,呈现了历代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特别是“晋人尚韵”背景下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王献之的众多书法作品,为我们的书法学习、书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法帖。
  整理: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