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1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评 资讯
第A04版:地市
第T01版:国画周刊
第T02版:国画周刊·画坛之星
第T03版:国画周刊·画坛之星
第T04版:国画周刊·画学天地
标题导航
本期画坛之星·刘艺菲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3月13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期画坛之星·刘艺菲
本期画坛之星·刘艺菲
刘艺菲,1989年生,陕西宝鸡人。201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林若熹先生。
作品《金色云南》入选第十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作品《游》入选全国首届学院派优秀毕业生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作品《黄金时代》入选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文旅厅);
作品《花间系列》入选“她水墨——中国当代女艺术家水墨大展”(今日美术馆);
作品《游·思》入选“九零九零:学院新方阵第十二届年展”(今日美术馆);
作品《庭前春早》《黄金时代》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炎黄艺术馆)。
刘艺菲 《绿水清岸》 纸本设色 135cm×138cm 2020年
刘艺菲 《花间系列二》 纸本设色 45cm×33cm 2020年
有意味的探索——刘艺菲近作所引发的思考
○ 吴 爽
刘艺菲给我发来了她近年来创作的作品,纵览这几年的成果,可以感受到她在有意识地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从本科开始,她已在国画这一专业内浸染多年,如今更进入到博士的求学之路。博士,意味着在本专业内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胜任创新和研究的要求,她在此时开始的探索,我认为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就目前的作品而言,她的探索呈现出两种风格:一种是设色艳丽的重彩花鸟,包括对形式构成的实验,不同肌理效果的营造以及水色相撞之间的偶然性控制;一种是浅淡温润的没骨花卉,涉及到构图形式、色彩表现和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尝试。在我看来,前者更多地着眼于技艺的提升,后者则在寻觅一种自我的表达,两者都基于艺术家内心的思考和对待艺术的态度,也都将有益于她在艺术上精进。面对这两种倾向性不同的探索路径,我所关注的是,何种风格可能会更适合她,以此使她能够建立起一种属于自我的艺术表达模式?
刘艺菲的探索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即个体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契合度问题,包括个体与题材、个体与风格之间的关系等。这似乎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行为,本就与艺术家个体产生密切联系,但是这种密切性似乎并不那么纯粹,艺术家常常会思考画什么,怎么画,这背后不仅关涉到个性和个体的问题,也受制于社会的审美、市场的要求,甚至于身边同行的左右,在这样一些非常现实的因素面前,艺术家的思考需要权衡多方,实际上并非易事。
艺术家的能力是善于以艺术作为媒介去表达个性,也正因为是个性,因此并非所有的艺术表达形式都具有普适性。细而论之,媒介、题材、语言都影响着艺术家的表达能力。自身的气质、性格、修养、学识与审美都左右着作品中营造出来的氛围和品位,这些因素既潜藏于与生俱来的天性之中,也可通过后天加以改变。但无论如何,个性始终是艺术家凸显其独特性的重要因子,也决定了艺术家对题材和风格的把控度。
从他者的角度来谈论个性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其实不太容易,这取决于你与谈论对象之间的熟悉程度,更需要有成功的案例作为支撑。但若从艺术家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关系思考似乎就要相对容易,毕竟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内心的追求和想法。我之所以在此提出这样的关系思考,是因为从刘艺菲今年的作品中让我看到了她开始有意识地遵从自己的想法在创作,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吻合了她的个性,她以女性的敏感和细腻的思维,通过最简单的题材,用构图和色彩表达自己的审美观,阐释自己的艺术理念,间接地表露出自己的性格。尽管这只是她开始探索的起点,但是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在创作时的状态是自由和轻松的,我想这种自由和轻松的表达来源于一种与她个性相符的语言模式,使她抛开了某些外界的束缚而乐于沉浸其中。因合适而轻松,因轻松而享受,这样的状态是创作的理想境界,也是个性最易于表达的时刻。
技法上的锤炼最终目的还在于娴熟的自我表达,两者并不矛盾却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在画面上体现于一种有温度的传递,即情感与情绪的表达,它能引发观者的心绪共鸣。当然,不同的个体所采取的表达模式是不同的,关键在于找寻到适合自己的语言体系。我想刘艺菲已经开始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而建立在以自我感受与思考基础之上的寻找,方才有益和有趣。
(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刘艺菲 《庭前早春》 纸本设色 200cm×110cm 2018年
刘艺菲 《芳华依旧》 纸本设色 66cm×62cm 2021年
刘艺菲 《小夜曲》 纸本设色 64cm×64cm 2018年
刘艺菲 《花间系列一》 纸本设色 45cm×33cm 2020年
刘艺菲 《根深幽寂》 纸本设色 81cm×80cm 2019年
刘艺菲 《幽寂深处》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6年
刘艺菲 《游·一》 纸本设色 80cm×80cm 2016年
刘艺菲 《游·二》 纸本设色 80cm×80cm 2016年
刘艺菲 《游·三》 纸本设色 80cm×80cm 2016年
刘艺菲 《黄金时代》 纸本设色 142cm×175cm 2019年
刘艺菲 《金盘满满》 纸本设色 66cm×66cm 2020年
刘艺菲 《昌岗角下》 纸本设色 65cm×66cm 2020年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