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4版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27日
谈中国画的基本特点
谈中国画的基本特点
    〔清〕石涛《游张公洞之图》 纸本设色 46.8cm×923.8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谈谈中国画的基本特点,主要是三方面,有三个基本特点:民族特点、时代面貌、个人风格。
  一是民族特点,也是我们强调的国画表现方面的民族形式,再一个问题各个民族文化的风格,再就是气魄方面,基本上是民族形式问题。民族形式我们简单说一下就知道了,在绘画上主要是笔墨,笔墨也没有错,但是好像光讲笔墨还概括不了。还有文学方面的信息,民间也有民族形式,北京有四合院,这个就是民族的形式。我们再看一看唐代,同学们就看得多了,我昨天看了看茂陵雕塑,那气魄很大,线条也很好。这些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能看到的东西,逐渐形成了这种民族的形式。绘画方面民族形式中有一个是笔墨,但也不完全是笔墨,中国画讲究笔墨,而笔墨也不是唯一的,它可以说是主要方面,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里头。像汉画像砖里没有笔墨,也很值得我们参考,雕塑也很值得我们参考。我们经常讲民族形式、民族传统,这是一个民族的特点,就像京剧一样,京剧和话剧不一样,也不能够把地方剧种和京剧看作一样。民族形式中风格形式也要多样化,这就是第一个问题。我们中华民族在意识形态方面,包括绘画,包括文学,甚至包括我们穿衣戴帽都有个形式问题,我想不多讲了,大家还是容易理解的。
  二是中国画里的时代面貌,时代面貌也就是有一些人说的时代精神。绘画上经常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就是读书,坚守中国的民族传统,万里路恐怕就是指这个问题,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代表一个时代的面貌。文学方面很多把时代的精神,时代的面貌反映得很强烈,我们这两方面都得有,既有精神的,也有面貌的,所以中国绘画如果总是旧瓶子装新酒,装不下去,不大好装的。过去画山水,用点老技法,再画一些汽车、烟囱、红领巾,不协调,那个表达不清时代精神,有的没有这些东西,但是你面貌是新的,精神面貌是新的,也是代表这个时代的。所以时代面貌、时代精神这是一个恐怕不仅仅中国画,其他的绘画也都有的东西,这个问题是共通的。时代面貌、时代精神包括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客观面,第二个问题就是主观了,就是我们的经济文化科学,这两个问题代表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变了,因此我们绘画、文学、艺术也都变了,客观变化往往不多,主观变化大。好比选择画山水,画花鸟画,好比花鸟画中的牡丹,和现在比变化很小,但是现在画的牡丹,与明清都不一样,你知道是什么问题?我们现在的文化科学变了,你的精神面貌变了,因为我们反映出来的东西要由我们的主观来反映,所以反映不一样,变化了。有的东西是变了,包括山水有一部分是经过几千年客观有了变化,花鸟画也有变化,过去的菊花没有现在菊花的头大,大的菊花也不多,明清好像菊花的变化比较大一点,竹子、兰草、梅花没有客观的变化,但是现在的反映也都不一样,也就是精神面貌变了。这就是说时代面貌不仅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我们整个世界文化科学的变化,所以我们不能够闭关,要有一个比较,我们的画和世界上的画种比较,你一比较,我们的文化科学是什么样就明白了。
  中国画各个省有一个地方特点,先进的特点就代表了我们的国家,假如说一个地区的文化科学落后,你要想把落后的特点代表中华民族,也代表不了。所以我们时代面貌包括客观和主观,客观情况和我们的文化科学站在一边,另外一方面我们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变化情况,这也有一个比较,这个问题就是时代面貌问题,是很重要的民族的特点和时代面貌,两者关系都得服从于时代面貌。为什么要服从这个,古为今用,形势现在变了,古的形式也得改变。我们的衣服也改变了,我们穿衣服不能说就是穿中国的,衣服要接受世界的影响,我们现在也不穿过去的衣服了,我以前穿的衣服也不是这个衣服,都在变,都是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我们参考国外的东西,也要服从这个时代,国外旧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说是新的,当然我们没看见,人家的旧东西你拿来也不能说是新的,所以都有一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都有一个新旧。外国的旧东西也不能说是新的,中国的旧东西也不能说是新的,必须选择新的,新时代的科学才是新的,所以新旧往往不能说没有看见过的就是新的,看见的就是旧的,不能那么理解。长时间在中国也好、外国也好,服从于现代的精神面貌,服从于现代的政治经济,加以改造。我们现在时代面貌比较好,基本解决了两个问题,解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的经过改造变成新的面貌了,并不是旧的,外国的旧东西,经过我们改造,符合我们的那也是新的。比如我们这个灯,现在一改造,拿到我们国家,改造了还是新的,所以这个问题从我们绘画来讲也完全能通过改造达到先进,完全符合这个道理。我们拿两个茶杯研究一下就能变成第三个茶杯,比如这样一个茶杯,那样一个茶杯,我们研究后加上主观的东西,就能变成第三个茶杯。再比如我们根据客观对象,参考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画家,看他们画了多少梅花,我们就能变成第三个梅花,就要这样。一个问题是理论,也是实践,完全经过实践证明能变成第三个东西,就看我们去变不变,不动脑子,不去变就变不了,我们能动脑子去研究就能变,这就是有个快慢之分、粗细之分。假如我们不参考人家的东西,两种都不参考,一种是让学生不参考古今中外的东西,那自己的脑子是有限的,我们画出来以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画出来了,结果人家有了,人家画得比我们还好,那我们参考参考不好吗?一比较就会比较出好坏来,并且产生第三个东西。
  花鸟画听说荷兰的最好,荷兰的花鸟画很不错的,他们的花鸟画很鲜艳,像活的一样,但是好像不动、不香,中国的花鸟画又动又香,这样一比较中国花鸟画比荷兰的花鸟画好一点,还又动又香。比较法是很重要的,比较了,可以产生更高的东西,好像我们现在穿的衣服一样,比较比较谁的衣服好,同样的料子,看谁的衣服做的样式更好一点,这件衣服做的样式不错,这就是时代面貌。我多讲一点,时代一共三个基本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这是古为今用。我们说参考国外的东西也是要洋为中用,实际上也是古为今用。
  三是个人风格,现在我们中国绘画思想留下来的都是有个人风格的东西,其余的一般东西都淘汰了。个人风格在这我讲一个问题,同志容易理解,个人风格是从前两个生成的,从民族风格和时代面貌,从这两个里面生成出来的,你只要代表这个时代、代表这个民族,都会有一个个人风格。小孩画画有没有个人风格?都有,这个风格是高低问题,是高、是低,高的代表这个时代,代表这个民族,这样才行。有的代表民族不代表时代站不住脚,你代表这个时代而不代表这个民族也是很难展示的。因为各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的东西,你把人家外国民族的东西不加消化拿到中国来,那不行的,那代表不了,外国的画家比你中国的还好,你也代表不起。所以既要代表时代的,又要代表民族的,这样不管什么画种都能站住。所以油画本身也有一个民族化的问题,法国有法国的,美国有美国的,美国说他们现在的画是代表了世界油画最突出的作品,所以我们也要争取我们民族的油画能够代表世界,但是很不容易的,他们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为什么你们见得不多,因为中国油画发展时间比较短,一百多年,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的油画同志也要服气人家,因为现在这是一种形势,我们民族自尊很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自己不好硬说好,要在世界上去比较,好的就是好。
  画画不能妄自尊大,我们现在最低的限度只有东南亚的比较,因为我们和日本比较而言,在世界上听说有很多画以为是中国的,实际上是日本画。应该积极地努力创造我们时代的和民族的风格,所以个人风格就得把这两者合起来,既是时代的,又是民族的,这就是我们的贡献。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2年了,人物画、油画都有发展,但是发展得还是比较慢,所以大家也要努力。今天我们办学习班,大家力争在这个时代里面能够有代表作,因为我们看到汉墓留下很多的想法,我们也要给社会上创造一些财富,为现代社会服务,为人民做一些贡献,我们能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个人风格怎么形成的也是个问题,怎样形成个人风格?比较复杂,但是我们简单地讲还是从两方面来形成,一方面就是生活的体验、生活的经历,生活经历并不是画山水的到山水里面去,画花鸟的到花鸟里面去,画人物的到人物里面去。画山水当然要到山水当中去,画花鸟的当然要到花鸟中去,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解决了画什么的关系。好比我现在画花鸟多,也就是说画家和客观花鸟画的关系,仅仅解决关系,画山水的到山水去,仅仅解决画山水的关系,画人物的到人物里去,也仅仅解决了表面的关系,没有解决我画这个花鸟的第二个关系,我画花鸟和人民的关系、和广大群众的关系。所以第一个问题就解决我们和社会的关系,必须解决这个,或者客观地反映我们自己,也代表和我们相同的人的生活。所以大家都讨论什么阶级性,因为我们不是积极地反映人和人的关系,而是把反映人和客观的关系当成主要的。但是意识形态是相同的,总是要代表一部分人。比如我的花鸟画代表一部分同志,这些同志的经历和我相同,我就代表这部分同志的经历。所以第一个问题还是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不能搞得很局限。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风格,我们没有那种生活就没有办法反映那种生活,没有那种关系就很难反映出来,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艺术生活,你光有下面的生活,没有艺术生活,你画山水的不看山水,画花鸟的你不研究花鸟,画人物画的你不研究人物,当然你画不出来。艺术生活本身来看包括两方面,就上面讲的,一方面是客观画山水的,一方面就是学习研究,包括古代和国外的山水画,我们都要看,艺术生活必须从这两方面展开。
  这样两个问题综合起来,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形成了我们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代表民族的、时代的,来源是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第一个问题就讲这些,例子也不再举了,给同学们做一个参考和研究,有的同志时代面貌多一些,民族传统少一些,有的人民族传统多,时代面貌又差,有的人个人风格未形成,有不平衡的地方,就得要求他哪样差了就应该补课,如果差又不补课就不行,要补课,一生就是学习。我们在旧社会好像上了学就算完了,以后不行,不管什么工作,好比这三年是一个单位,后三年是一个单位,我们一生要进几个大学,必须建立这样的思想,我们才能够和这个时代相适应,不然我们就落后于时代,觉得一下学完了那不行。创作更不用讲了,不能说我现在创作就这样,今年是这样,明年还是这样,那怎么行?人家说你老一套了,没有生命力了。这三个问题请同志们很好地研究一下。看中国油画,油画有油画的要求,它的民族形式不要求像画中国画一样,但基本东西民族特点可以研究。我们中国画有具体要求,但是也不能不发展,不能头发胡子一把抓,要有一个时代面貌,这是主要的,因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谓用就是现代,代表着时代的。
  哪一些画种都有时代,现在我们看到五四运动把很多传统东西都丢了,美术发展特别快,不像文学,好比看到诗词,毛主席的诗词偏向心灵。而美术不行,美术本身就代表形式,新内容不好加进去,新形式、新内容,这是同学们需要研究的,还有修养也必须全面。齐白石的作品新,李可染的山水新,所以新旧确实要有创作发明,你没有创作发明就是旧,这个新旧就得这么分。徐悲鸿创新,特别是中国画里的马,但是如果我们都学习徐悲鸿同志,都画他的马,那怎么能算是新。新旧是画家的创作,你自己创作的,这样才新,像他人的创作就是旧了。这样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研究,要掌握美学的规律,美术有相同之点也有区别,我想这个问题就讲这些。
   (本文节选自蔡亚红编著《讲座:1982陕西国画院中国画研修班导师讲课录》,三秦出版社2019年9月版)